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创新高地引领发展动能转换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6-22 点击:

  作为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中的“三大抓手”之一,产业园区扩能增效数据十分喜人。截至今年一季度,全省共设立省产业转移工业园51个,其中19个年产值超过100亿元,3个年产值超过500亿元。产业园区正成为粤东西北各地吸引创新要素汇聚、承接珠三角产业链转移,加快绿色发展、守住生态底线的区域发展的引擎。
  
  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广东两大全省性战略。
  
  随着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两大战略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密,互相促进。
  
  此前,我省就专门召开了科技创新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座谈会,研究科技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具体措施,制定《科技创新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专项实施方案(2014-2020年)》。明确在科技计划资金方面、政策扶持方面对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给予支持。
  
  其中,高新园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承担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结合本地优势特色产业,在粤东西北各地,省市共建专业镇、农业园区、高新区、民营科技园区方兴未艾,有条件的园区积极争取升格为国家级园区,推动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的实践正遍地开花。
  
  高新区带动千亿产业集群发展
  
  2014年5月,汕尾高新区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至此,粤东西北地区12个地级市全部建成省级高新区。
  
  此后,我省粤东西北的高新区发展大提速。“推动清远、湛江、茂名、汕头、汕尾、梅州等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也被列入2015年我省粤东西北重点工作任务。
  
  如今,河源和清远高新区已于去年先后成为粤东西北地区第一、第二个国家级高新区,茂名高新区等也于今年申报国家级高新区,有望在1年内“开花结果”。同时,我省也将加快推动湛江、汕头、汕尾、梅州等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去年,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成功步入国家级高新区行列,目前该高新区已是省内手机产业三大集聚区之一、“省市共建新一代通信终端产品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走进河源高新区会发现,以西可、美晨、维图等为代表的手机整机及零配件生产企业近150家,整机年产量超过7000万部;以中光电液晶显示、景旺电子柔性线路板等为骨干的电子产业加速集聚,形成了包含芯片、线路板、模组、显示器、集成电路、软件开发、整机组装、检测平台等上下游环节的较为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2015年,河源高新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80.04亿元,工业增加值97.11亿元,园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2.2%,税收同比增长11.9%。新增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省级工程技术中心6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创新驱动特质进一步凸显。
  
  目前,区内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兴通讯项目正加快建设,首期工程在今年内建成投产。现在,为完善产业链,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建成了国家级移动通讯终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电子信息科技园、企业创业服务中心、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公共服务平台,有力带动了河源市打造千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实现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的异军突起。
  
  正阔步向“国家队”迈进的还有汕头高新区。2015年,汕头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33.63亿元,占全市比例为24.4%,工业增加值180.27亿元,占全市比例为25.6%;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7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19.63亿元,占高新区工业总产值比例为57.2%。
  
  日前,汕头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又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据悉,这是我省粤东西北12个地级市中,首家通过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孵化器,实现了粤东西北地区国家级孵化器“零”的突破。
  
  政府大力扶持推动高新区迅速崛起
  

  粤东西北高新区迅速崛起的背后,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以河源国家高新区为例,河源财政不宽裕众所周知,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市县区还是在3年内拿出8.7亿元设立技改创新专项资金,重点引导加工装配、代工等传统低端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对实施“机器人应用”、智能化改造及老旧设备更新的项目,按其购置设备金额的15%-20%比例给予奖补。新投产未上规和新引进的企业,使用行业先进标杆设备和智能化设备的,同样享受政策资金扶持。
  
  此外,河源市还设立科技改革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孵化器建设等。
  
  同样为国家级的清远高新区,清远市成立了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高新区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和具体指导,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高新区建设工作,制定出台中共清远市委、清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意见》以及《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给予清远高新区充分的财政、土地、政策保障和相应的经济管理权限。清远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广州对口帮扶清远指挥部提供50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支持高新区建设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清远国家高新区专门成立了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并配套出台了《清远高新区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清远高新区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暂行办法》、《清远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清远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每年安排不少于3500万元科技专项资金,支持激励区内科技企业、个人和团体开展创新创业。
  
  而前文提到的汕头高新区,其创业服务中心之所以被科技部认定为粤东西北12个地级市中首家国家级孵化器,与汕头高新区管委会的相关优惠政策不无关系,该区为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着力点,加大孵化器的投入和支撑力度,近年来已累计投入1200余万元用于孵化器建设,并投放近400万元扶持孵化器相关项目和企业发展。
  
  典型案例
  
  清远国家高新区力争2020年进入全国百强

  
  去年9月,国务院同意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现行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这标志着清远高新区正式升级成为国家高新区。
  
  今年,清远国家高新区又成功摘下国家火炬中心高新能结构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单位等两个“国字号”招牌。此外,1月初华炬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科技部火炬中心评审并完成公示,并于近期获批。
  
  经过10多年的开发建设,清远高新区创新要素不断集聚,产业集群发展,园区基础设施已经完善。目前初步形成以新材料产业为主导、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1+2”产业发展格局;特别是新材料产业占据全国重要地位,部分细分领域全球领先,园区产业个性鲜明。
  
  此外,清远高新区还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产学研对接日益密切。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发挥政策引导激励作用,采取多种形式,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推动双创活动深入开展。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加强科技金融支撑、优化人才成长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围绕“国家创新创业特色区、环珠三角生态科技新区、全国新材料产业高地”目标定位,清远国家高新区正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提档升级。今年GDP预计增长13%,企业专利申请量增长15%,专利授权量增长10%,新增国家级工程中心及企业技术中心各1个。清远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清远国家高新区全力争取到2017年,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提升10位,达到110名左右;2020年,进入全国高新区100强。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创新高地引领发展动能转换

2016-06-22 来源:未知 点击:

  作为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中的“三大抓手”之一,产业园区扩能增效数据十分喜人。截至今年一季度,全省共设立省产业转移工业园51个,其中19个年产值超过100亿元,3个年产值超过500亿元。产业园区正成为粤东西北各地吸引创新要素汇聚、承接珠三角产业链转移,加快绿色发展、守住生态底线的区域发展的引擎。
  
  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是广东两大全省性战略。
  
  随着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两大战略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密,互相促进。
  
  此前,我省就专门召开了科技创新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座谈会,研究科技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具体措施,制定《科技创新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专项实施方案(2014-2020年)》。明确在科技计划资金方面、政策扶持方面对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给予支持。
  
  其中,高新园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承担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结合本地优势特色产业,在粤东西北各地,省市共建专业镇、农业园区、高新区、民营科技园区方兴未艾,有条件的园区积极争取升格为国家级园区,推动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的实践正遍地开花。
  
  高新区带动千亿产业集群发展
  
  2014年5月,汕尾高新区经省政府批准成立,至此,粤东西北地区12个地级市全部建成省级高新区。
  
  此后,我省粤东西北的高新区发展大提速。“推动清远、湛江、茂名、汕头、汕尾、梅州等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也被列入2015年我省粤东西北重点工作任务。
  
  如今,河源和清远高新区已于去年先后成为粤东西北地区第一、第二个国家级高新区,茂名高新区等也于今年申报国家级高新区,有望在1年内“开花结果”。同时,我省也将加快推动湛江、汕头、汕尾、梅州等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去年,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成功步入国家级高新区行列,目前该高新区已是省内手机产业三大集聚区之一、“省市共建新一代通信终端产品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走进河源高新区会发现,以西可、美晨、维图等为代表的手机整机及零配件生产企业近150家,整机年产量超过7000万部;以中光电液晶显示、景旺电子柔性线路板等为骨干的电子产业加速集聚,形成了包含芯片、线路板、模组、显示器、集成电路、软件开发、整机组装、检测平台等上下游环节的较为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2015年,河源高新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80.04亿元,工业增加值97.11亿元,园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2.2%,税收同比增长11.9%。新增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省级工程技术中心6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创新驱动特质进一步凸显。
  
  目前,区内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兴通讯项目正加快建设,首期工程在今年内建成投产。现在,为完善产业链,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建成了国家级移动通讯终端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电子信息科技园、企业创业服务中心、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公共服务平台,有力带动了河源市打造千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实现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的异军突起。
  
  正阔步向“国家队”迈进的还有汕头高新区。2015年,汕头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33.63亿元,占全市比例为24.4%,工业增加值180.27亿元,占全市比例为25.6%;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7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19.63亿元,占高新区工业总产值比例为57.2%。
  
  日前,汕头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又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据悉,这是我省粤东西北12个地级市中,首家通过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孵化器,实现了粤东西北地区国家级孵化器“零”的突破。
  
  政府大力扶持推动高新区迅速崛起
  

  粤东西北高新区迅速崛起的背后,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以河源国家高新区为例,河源财政不宽裕众所周知,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地市县区还是在3年内拿出8.7亿元设立技改创新专项资金,重点引导加工装配、代工等传统低端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对实施“机器人应用”、智能化改造及老旧设备更新的项目,按其购置设备金额的15%-20%比例给予奖补。新投产未上规和新引进的企业,使用行业先进标杆设备和智能化设备的,同样享受政策资金扶持。
  
  此外,河源市还设立科技改革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孵化器建设等。
  
  同样为国家级的清远高新区,清远市成立了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高新区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和具体指导,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高新区建设工作,制定出台中共清远市委、清远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意见》以及《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给予清远高新区充分的财政、土地、政策保障和相应的经济管理权限。清远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广州对口帮扶清远指挥部提供50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支持高新区建设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清远国家高新区专门成立了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并配套出台了《清远高新区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清远高新区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的暂行办法》、《清远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清远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每年安排不少于3500万元科技专项资金,支持激励区内科技企业、个人和团体开展创新创业。
  
  而前文提到的汕头高新区,其创业服务中心之所以被科技部认定为粤东西北12个地级市中首家国家级孵化器,与汕头高新区管委会的相关优惠政策不无关系,该区为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着力点,加大孵化器的投入和支撑力度,近年来已累计投入1200余万元用于孵化器建设,并投放近400万元扶持孵化器相关项目和企业发展。
  
  典型案例
  
  清远国家高新区力争2020年进入全国百强

  
  去年9月,国务院同意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定名为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现行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策。这标志着清远高新区正式升级成为国家高新区。
  
  今年,清远国家高新区又成功摘下国家火炬中心高新能结构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单位等两个“国字号”招牌。此外,1月初华炬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科技部火炬中心评审并完成公示,并于近期获批。
  
  经过10多年的开发建设,清远高新区创新要素不断集聚,产业集群发展,园区基础设施已经完善。目前初步形成以新材料产业为主导、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1+2”产业发展格局;特别是新材料产业占据全国重要地位,部分细分领域全球领先,园区产业个性鲜明。
  
  此外,清远高新区还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产学研对接日益密切。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发挥政策引导激励作用,采取多种形式,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推动双创活动深入开展。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加强科技金融支撑、优化人才成长环境、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围绕“国家创新创业特色区、环珠三角生态科技新区、全国新材料产业高地”目标定位,清远国家高新区正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提档升级。今年GDP预计增长13%,企业专利申请量增长15%,专利授权量增长10%,新增国家级工程中心及企业技术中心各1个。清远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清远国家高新区全力争取到2017年,在国家级高新区排名提升10位,达到110名左右;2020年,进入全国高新区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