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信息产业发展问鼎“新硅谷”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5-11 点击:次
3月31日,英特力与IBM合作的自主安全高性能服务生产线首批产品成功下线,结束了国产服务器无“芯”的局面;4月11日,华为济宁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签约,开启了大数据时代;4月12日,山东省信息产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惠普联手35所高校拓宽IT人才的孵化疆土……今年第一季度,济宁高新区就像一块吸力巨大的磁石,快速聚集着IT企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2015年,济宁正式被定为山东省信息产业发展基地,一个“新硅谷”正在齐鲁大地悄然崛起。如今,济宁高新区正用加速的产业基础累积和强大的项目吸引力,通过龙头项目带动、本地企业培植等,探索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路径。
多龙头、多核心基础初具形态
信息产业发展,最基础的资源就是信息和数据。4月11日,随着华为济宁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的正式签约,这一信息产业立足的决定性因素和高地建设的有力跳板,终于得到了有效补齐。
华为在云计算领域具有领先的技术水平、全球化的运营能力和世界级的品牌影响力。该项目落户济宁高新区,并把济宁规划为全国性节点,必将成为大数据时代山东乃至淮海区域发展数据经济最重要的基础和关键性支柱项目。谈及项目落户对信息产业基地建设的意义,华为济宁项目部经理吴勤勇表示:“数据中心是发展信息产业的基础,没有存储数据的设备,没有数据分析的能力,很难谈及建设和发展。”
从惠普、甲骨文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破除济宁IT人才匮乏的基础性瓶颈,到软通动力、文思海辉借助软件外包项目留住精心培育出的人才,再到华为完善数据信息基础、英特力与IBM合作的自主安全高性能服务器实现产业化……一个涵盖人才培养、外包消化、数据建设、软件测试等信息产业发展要素的多核心基础构架已然成形。
信息产业是一个科技含量高、要素多元的复杂产业,地基不牢就会面临崩塌的危险。对此,济宁高新区的做法是先把产业发展所需全部装进“篮子”,夯实地基再盖楼。
“如果说惠普和甲骨文两个人才项目的落地还不足以让我们有足够大的信心拍着胸脯说,建设信息产业基地我们能行。那么,随着其他行业巨头有区别的要素填充,济宁高新区确实已经具备了平地起座‘新硅谷’的能力。”济宁高新区信息产业办公室主任徐廷福举例说,华为项目有着自己的“要素树”,可沿着数据存储的“主根”生发出数据分析、数据备份、数据开发等产业“须根”。当每棵“要素树”都根脉发达时,济宁信息产业这棵大树就会扎得牢靠,并延展出无限的可能性。
做活“巨匠”培植“本土”
迈出发展步子,身负各大IT巨头光环的济宁高新区显然不会放过难得的天然阵地。做活“巨匠”,已然成了多快好省探路产业前进的首选路径。
去年,中国规模最大的科技服务咨询和解决方案供应商文思海辉技术有限公司落户济宁高新区。作为对人才专业素质要求极高的软件服务商,之所以瞄上三线城市济宁,正是因为惠普、甲骨文等行业巨头提前埋入园区的人才“种子”。
“开业1个多月,我们就和惠普培训的200多名人才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承接QQ音乐相关的软件服务。”文思海辉(山东)服务外包人才产业基地副总经理李籽龙说,公司全年合作人数将超千人。如果没有厚实的专业人才作支撑,公司不可能冒险落户。
依托人才,济宁高新区靠精准招商和行业培育做活了一条从教育培训到服务外包的产业链。前有上海蚂蚁雄兵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沿着培训脉络建立全球“互联网+”教育中心,注入“互联网教育”和“创新创业活动”的新元素;后有IT人才聚集型企业拉开软件服务外包的大阵仗,提升信息产业的承载力;如今,惠普又先后牵头成立山东省信息产业职业教育集团、与石油大学共建IT研究院,继续扩大人才培训的规模,提高培训层次……从不产出、难引进、愁留人,到IT人才自给自足且批量对外输送,济宁高新区用不到3年时间把最初看似摸不着头脑的信息产业“人才破土”棋局走出了大格局。
在信息产业基地建设中,本土制造意义重大,是行业长远发展的中坚力量。深谙此理的济宁高新区大力实施“共生计划”苦练“内功”:一方面加强平台建设,先后投资15亿元建成60多个创新服务平台,实验设备、研发平台等均实现资源共享,为初来乍到的本土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另一方面强化政策和金融扶持,在制定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出台系列扶持政策,设立1亿元信息产业发展基金,专款专用。如今,本土信息企业九点连线凭借“教师批改神器”火遍全国,融拓科技独立研发的智慧金融云加强了金融领域的风险控制和信用监管,受到追捧,信息产业的“济宁制造”正快成长为一支行业发展的生力军。
寻找优势突出特色
“济宁信息产业要做出点样子,至少需要10-15年。因此我们要耐得住寂寞。”济宁市市长傅明先曾在多个场合发表这一观点,意在强调,要建“真高地”,济宁还需在摸索前行中寻找自我优势、突出自身特色,明确“新硅谷”在未来差异化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
在中国信息产业的大版图中,北有北京中关村的软件行业汇集;南有深圳通信产业异军突起;东有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的不二竞争力……三足鼎立态势的兴起,正得益于差异化的发展思路。而明晰的发展重心,则是在信息产业领域中获得领军地位的必备要件。
“特色化发展和精细化运营是未来济宁高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思路,也是整座‘新硅谷’金字塔的‘塔尖’,而我们目前尚处于打完基础开始中部建设的阶段。”济宁市委常委、济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白山说,济宁高新区工作的当务之急依旧是积蓄质变势能,做好信息产业聚合、聚链、聚群文章,着力突破信息产业巨头对接、高端IT人才团队引进,加快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加速汇集项目和产业要素。
济宁高新区信息产业发展有了足够高的视野定位,也在打造一个个有助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圈。而这个生态圈更像是一个连环锁,一环套一环,环环相关:既囊括了强调人才引进和服务的人才圈,注重招商、园区、协会、展会的产业圈,加快形成打造惠普信息产业圈、甲骨文数据库生态圈、华为大数据存储生态圈、文思海辉服务外包生态圈、软通动力智慧产业生态圈……环环相扣的生态圈可确保信息技术产业科学有序发展。
问鼎“新硅谷”,济宁高新区依旧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