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十三五”镇江高新区三大“走势”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1-29 点击:

  自1月1日起,《镇江高新区关于“苗圃-孵化器-加速器”项目入驻管理办法(暂行)》开始实施。对镇江高新区内的项目在入驻条件、考核管理等方面均做了明确规定,并完善了企业退出机制,以促进项目健康发展,成为国家级高新区发展的动力源泉。

“十三五”镇江高新区三大“走势”
 
  事实上,制度层面的创新和突破,只是“十三五”期间镇江高新区的一大“走势”。“实施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特色高新区”是润州区发展的重要战略,已经纳入“十三五”规划,如何牵住这一“牛鼻子”?“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到2020年,建成以创新驱动为主导,以特色产业为支撑,比肩苏南国家高新区水平的‘创新型特色园区’。”在作润州“十三五”规划建议有关说明报告时,润州区委书记、镇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冬生这样说。
  
  “以创新为驱动是基本走势。”该区发改委经信委主任刘国明进一步解读,随着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专利运营展示交易中心、省级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省技术交易所等公共服务平台相继落户,该区将进一步面向国际前沿和镇江高新区战略发展需求,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国际合作,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到2020年,形成2个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2家超100亿或4家超50亿的企业,国家级研发机构20家,国家级创新服务机构20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占企业总数的30%。
  
  产业方面,镇江高新区将在对接《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继续做大做强船舶及海工配套这一战略产业的基础上,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水科技两大新兴产业。以推进水科技产业为例,该区筹建中德职业培训教育基地、中德清洁水创新中心产业转化基地,支持集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建设安装、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海水淡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构建海水淡化科技支撑体系,组建海水淡化及水利用装备技术创新联盟等。
  
  招商机制的突破,也将为高新区未来的发展积蓄能量。“要达到创新型特色园区的各项目标要求,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搭建科技孵化及公共服务平台,这些要素的积累,都需要项目的支撑,招商选资是必然。”该区发改经信委相关负责人黄永川介绍,在去年成立“招商十局、一中心”的基础上,镇江高新区驻欧洲经济协作处成立,去年底第一批驻外招商人员“上岗”,如此锁定区域、人员、目标实施“定点”招商,在全市范围内尚属首次。
  
  培育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业态也将是高新区的一大走势。“一是抓住上海自贸区、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依托惠龙港国际物流园区,发展智慧港口物流,提供电子交易、流通加工、物流金融等一站式服务,建设联通国际国内的物流大通道;另一点是建设‘中国船舶与海工关键配套产业创新中心’,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有针对性地拓展产业链条,同时依托镇江知识城、科技一条街、大学科技园等载体,开展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等科技金融服务。”黄永川解释,这也是打造智慧润州的重要内容。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十三五”镇江高新区三大“走势”

2016-01-29 来源:未知 点击:

  自1月1日起,《镇江高新区关于“苗圃-孵化器-加速器”项目入驻管理办法(暂行)》开始实施。对镇江高新区内的项目在入驻条件、考核管理等方面均做了明确规定,并完善了企业退出机制,以促进项目健康发展,成为国家级高新区发展的动力源泉。

“十三五”镇江高新区三大“走势”
 
  事实上,制度层面的创新和突破,只是“十三五”期间镇江高新区的一大“走势”。“实施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特色高新区”是润州区发展的重要战略,已经纳入“十三五”规划,如何牵住这一“牛鼻子”?“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到2020年,建成以创新驱动为主导,以特色产业为支撑,比肩苏南国家高新区水平的‘创新型特色园区’。”在作润州“十三五”规划建议有关说明报告时,润州区委书记、镇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冬生这样说。
  
  “以创新为驱动是基本走势。”该区发改委经信委主任刘国明进一步解读,随着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专利运营展示交易中心、省级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省技术交易所等公共服务平台相继落户,该区将进一步面向国际前沿和镇江高新区战略发展需求,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国际合作,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到2020年,形成2个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集群,2家超100亿或4家超50亿的企业,国家级研发机构20家,国家级创新服务机构20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占企业总数的30%。
  
  产业方面,镇江高新区将在对接《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继续做大做强船舶及海工配套这一战略产业的基础上,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水科技两大新兴产业。以推进水科技产业为例,该区筹建中德职业培训教育基地、中德清洁水创新中心产业转化基地,支持集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建设安装、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海水淡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构建海水淡化科技支撑体系,组建海水淡化及水利用装备技术创新联盟等。
  
  招商机制的突破,也将为高新区未来的发展积蓄能量。“要达到创新型特色园区的各项目标要求,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搭建科技孵化及公共服务平台,这些要素的积累,都需要项目的支撑,招商选资是必然。”该区发改经信委相关负责人黄永川介绍,在去年成立“招商十局、一中心”的基础上,镇江高新区驻欧洲经济协作处成立,去年底第一批驻外招商人员“上岗”,如此锁定区域、人员、目标实施“定点”招商,在全市范围内尚属首次。
  
  培育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业态也将是高新区的一大走势。“一是抓住上海自贸区、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依托惠龙港国际物流园区,发展智慧港口物流,提供电子交易、流通加工、物流金融等一站式服务,建设联通国际国内的物流大通道;另一点是建设‘中国船舶与海工关键配套产业创新中心’,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有针对性地拓展产业链条,同时依托镇江知识城、科技一条街、大学科技园等载体,开展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等科技金融服务。”黄永川解释,这也是打造智慧润州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