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国家高新区:中国西北优势集中的交通枢纽之区
来源:未知 日期:2015-11-05 点击:次
金秋时节,国务院正式批复安康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的消息已令秦巴人民欢欣鼓舞,肩负辐射带动秦巴山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重任——秦巴地区唯一“国字号”高新区在安康正式落户。这个国家层面的“户籍”更让安康市民,特别是安康高新区居民感到欣喜的是,高新区轻轨线路布局也已列入“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
对于300多万安康百姓来说,身处陕西第二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交通日益便捷:扩建后的安康机场直飞北京、西安、武汉、成都等地,正在施工建设的西成客专过境宁陕,连接中西部贯穿南北的大动脉“包海高铁”、安康至合肥等客运专线开建在望。
十年前,地处秦巴山区的安康人“出门”是仍然是件苦差事,就是到省城西安最快也要六个小时。但十年后的今天,安康正在逐步恢复这千百年前联接南北、沟通中西的重要使命。安康人民也已经能够便捷地完成着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换乘,享受着“交通枢纽”带来的便利,随时可以“来趟说走就走的旅行”。

秦巴要道 经略南北
安康盆地位于由众多小盆地和山间谷地相连接的秦巴山区,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河流纵横,阡陌交错。每当春暖花开,溪水初涨,渠堰塘库星罗棋布,茂林修竹环绕农舍,桃红柳绿,蝶飞燕舞,颇有一番江南水乡的情致。南部有巴山山麓,群山毗连,丛峦叠嶂,河流源远流长;北部是秦岭余脉,山势和缓,谷宽坡平,溪水淙淙流淌。
然而正是这片风景秀美之地,却也因为群山环绕、溪流纵横而交通不便。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里同外界连通的主要渠道就是秦岭栈道。依山而建、依水而行的秦岭古栈道把中国的南北连成了一线,战争的风云在这里上演,物资在这里流动,文化也在这里交流。在漫长的岁月中,古栈道一直都是我国历史上沟通西北、西南地区的主要交通线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康作为陕、川、鄂、渝四省市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在交通建设方面取得长足发展,成为陕西省第二大综合交通枢纽。安康越来越重要的发挥着连接祖国西南、西北通向华北、华中、华南的枢纽作用。阳安、襄渝、西康铁路在此交汇,是我国包柳铁路和沪汉蓉大通道的十字中心。
交通枢纽 初具雏形
“秦巴山多阻隔,安康人历来重视交通建设。”已逾花甲之年曾在交通系统上工作了50多年的退休干部王照泰,是安康交通发展的见证人:“60年代末,安康实现县县通公路;70年代,数十万军民奋战汉江两岸,修建了阳安铁路、襄渝铁路;2001年,西康铁路建成通车;2009年,西康高速通车;“十一五”、“十二五”以来,全市抢抓农村公路加快建设机遇,累计建成通村水泥路10400公里,230万农民告别泥水路走上水泥路。与此同时,京昆高速(G5)、包茂高速(G65)、十天高速(G7011)安康段相继建成,襄渝、西康铁路复线相继竣工投运。”
“从无到有,从建设通道,到打造枢纽;从过境效应,到集聚发散,安康交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据统计,2014年,安康市水运量占全省总量的85%以上,公路客货运综合周转量增长位居全省第二。安康火车站日均发送旅客7500人,高峰期1.6万人,货运站日均办理货运车1.5万辆,在全国40多个编组站中居13位、全省第二。全年完成生产总值689.4亿元,增长11.7%,增速列全省第二。而今年上半年,安康市生产总值等5项经济指标均居全省第一,便捷通畅的交通功不可没。
数据虽然枯燥,但其背后的意义是,市民出行更加方便,经济要素更加活跃,交通的发展,让每个市民都有切身感受。
“包茂、京昆、十天高速公路和316、210国道横贯全市,沪蓉、襄渝、西康铁路在此交汇。境内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四大交通运输方式并存,公路总里程2.2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453公里,汉江水运通航里程450公里,安康市区域交通枢纽已初具雏形。”安康市发改委副主任常忙利这样概括。
衔接“两带” 助力全局
2014年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安康视察时指出:“安康虽然地处秦巴山区腹地,反过来讲,也有区位优势,有可能形成、也正在形成这一集中连片区域的交通枢纽”。安康市遵照总理的指示精神并根据国务院《关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定位为秦巴山区交通枢纽并加快建设。
安康建设秦巴山区交通枢纽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从地理位置来看,安康居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几何中心,是西部地区融入长江航运的黄金通道、“出海走廊”,具有“一市连四省”、“一江通五邻”的独特区位优势。从现实发展来看,安康同属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决定了安康既要加快经济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只有打造区域交通,聚活发散力,构建“大通道、大网络、大运输、大物流”体系,才能推动安康大开放、大交流、大招商,实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保护生态的政治责任与发挥生态优势的经济价值协调统一,使300万安康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不拖腿、不掉队。
安康建设秦巴山区交通枢纽,从国家层面来看还有更深远的意义:一是可以有力带动秦巴贫困山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惠及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工作6省市、80个县区,3765万人。二是有利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实现最快连接,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三是有利于打通阻隔,有效衔接关中、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区”,对加快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四是有利于提升西北、西南和东部地区物资的补给和国防应急能力,确保国家战略安全。
区位优势 服务开放
安康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优势不断吸引大企业投资落户。位于安康高新区的安康国际天贸城作为安康引进的龙头物流企业,是由上海复星集团投资30亿元建设运营的专业商贸市场集群,是陕、鄂、川、渝交汇区域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品类最齐全、配套最完善的综合商贸物流大平台。项目占地面积为700亩、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是复星全国“大物贸蜂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年初的安康“两会”中,安康市长徐启方就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15年安康要加快实现互通互联。围绕“打开通道”,建成安平高速,开工安康富强机场、平镇高速,加快西城客专(宁陕段)、阳安复线、石紫岚、平镇二级公路、大岭铺至安康东直通线、高等级标准航道建设。加大安岚高速、桐木至旬阳、石泉至大河坝高速连接线以及月河快速干线、包海客专(西康城际)、汉康城际、安张铁路、新安康火车站等前期工作力度。
安康机场扩建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工程计划用地2800亩,按照满足2020年游客吞吐量3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50吨,建设工期为2015年至2018年。首期争取开通安康至北京、西安、武汉、重庆、成都等5条航线。安康市委常委、副市长、安康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赵俊民告诉记者,安康机场建设对于扩大安康对外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城市品位,打造区域交通枢纽,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安康市将围绕建设铁路“两网”、高速公路“六辐射三联线”、航空“一机场”、干线公路“一通道、三横、八纵”的思路,以高铁和高速公路为重点,以普通公路、航空和水运为补充,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联运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同时,安康国家高新区在推进秦巴山区交通枢纽建设、努力打造成中国西北优势集中的交通枢纽之区的同时,还充分考虑到市民的出行便利。已经在“十三五”期间布局轻轨规划,将会在填补西北轻轨建设“空白”的基础上,为高度、广度、深度提升西部开放体系的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