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全国创新型产业集群达193家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成效突出!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11-17 点击:次
11月6日,记者从2025火炬论坛的平行论坛高新技术产业与集群创新发展论坛上了解到,目前,我国创新型产业集群达193家。
创新型产业集群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我国193家创新型产业集群集聚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过5.2万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6万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覆盖了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了生物制造、量子信息、元宇宙、氢能等一批未来产业,为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巨大贡献,涌现出深圳下一代互联网、中关村移动互联网、无锡集成电路制造等一批标杆集群。
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柏杰表示,创新型产业集群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稳固产业链韧性、构建协同创新生态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探索出一条从“企业创新”到“集群发展”到“产业升级”的成功路径。
因地制宜探索集群发展路径
“目前,创新型产业集群在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呈现东北—西部—中部—东部依次递增的发展态势。”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产业集群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东北有16家创新型产业集群,中部51家,西部39家,东部87家,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契合。
以湖北省为例,自启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以来,湖北省科技厅始终坚持将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构建“国家引领、省级支撑、梯队培育”的发展格局。经过多年努力,全省集群建设成效突出。
“目前,湖北省拥有创新型产业集群16家,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41家,实现了湖北省市州全覆盖。”湖北省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王恒松表示。2024年,57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了2万亿元,其中科技型企业总数突破1.3万家,涌现出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了坚实支撑。
“我们重点从规划引导、管理机制、市场主体、关键要素、空间布局5个维度,系统性地为集群发展提供支撑与服务。”王恒松表示。目前,湖北省集群发展的模式主要有3种,包括政府引导转型升级模式、龙头企业带动集聚模式、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模式。
黄石先进电子元器件创新型产业集群,精准定位PCB(印制电路板)产业,集聚近50家龙头企业,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集群16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2024年营业收入接近300亿元。
省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荆门高新区动力储能电池产业集群以产业链“链主”企业为核心,通过技术溢出和产业链协同集聚发展,聚集了亿纬动力、格林美等领军企业,逐步吸引了新宙邦、恩捷股份等一批科技型企业入驻,构建了“废料—再生—新材料—新电池”的绿色闭环,目前集群产业规模已经突破1000亿元。
国家高新区培育集群有高招
“长沙高新区下一代信息网络创新型产业集群,以打造全国领先的算力产业集群为目标,以集群化发展、链条式突破为路径,实现从技术跟跑到生态领跑的跨越式发展。”长沙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先民表示。2024年,该集群产值达2018亿元,同比增长了11.5%。今年上半年,集群产能已经突破1300亿元,预计全年将达到2800亿元,目前园区已集聚长城、飞腾、景嘉微等企业1400余家。
石家庄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基础雄厚。“石家庄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已形成‘管委会+平台公司+产业研究院’的管理运营模式,实现了‘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精准化服务、高效化协同’的发展态势。”石家庄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丁飞燕表示,下一步,立足产业发展现状,集群将在现有化学药、生物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4大领域基础上,继续打造新一代疫苗、中枢神经类药品、细胞与基因治疗3条高端特色产业链。
武汉东湖高新区因“光”而兴,聚“光”成谷。“我们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和光模块研发生产基地、全国最大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基地,闪存芯片、光纤激光器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武汉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钱德平表示,自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获批建设以来,全区聚集光电子器件企业超过200家,成功研制全国首款800G的硅光模块及首款1.6T硅光互联芯片,助力我国硅光芯片技术实现Tb/s级别的首次跨越。集群光模块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2%,其中光迅科技、华工科技等企业入选全球光模块供应商TOP10。
近年来,创新型产业集群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方向,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建立健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创新型产业集群全国布局,打造特色鲜明、产业链条完整、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贡献力量。”柏杰表示。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