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工信部关于公布2025年度(第四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和2022年度(第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复核通过名单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11-04 点击:

10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公布2025年度(第四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和2022年度(第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复核通过名单,共有100个集群入选2025年度(第四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97个集群通过复核。集群认定有效期为3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集群要进一步聚焦主导产业,畅通协作网络,增强创新活力,深化开放合作,推进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发展,完善治理和服务水平,加大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提高产业链关键环节配套能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针对本地区集群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专项扶持政策,加大资源投入和政策供给,支持集群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促进集群不断做优做强。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完善集群梯度培育体系,开展集群典型实践案例和优秀集群品牌宣传,加强集群发展跟踪和评估,组织集群填报上一年度发展情况,于每年3月31日前报送至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集群发展情况监测,对已认定集群实行动态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公布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的通告》(工信部企业函〔2023〕3号)同时废止。

一、总体情况

本次公示名单展现了国家在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方面的战略部署和阶段性成果。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一)动态管理机制日益成熟:本次工作不仅认定了100个新的特色产业集群,同时对2022年度第一批集群进行了复核,共有97个集群通过复核。当前关于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培育和认定工作已进入常态化、规范化阶段,通过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和评估机制,确保了集群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引导集群持续创新升级。

(二)集群数量持续稳步增长:第四批名单新增100个集群,进一步扩大了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的覆盖面。这为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特别是产业链“小巨人”企业,提供了坚实的产业载体支撑。

二、第四批(2025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情况

《2025年度(第四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公示名单》共包含100个集群。我们通过对该名单各集群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我国当前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区域布局。

(一)区域分布格局

从地域分布看,集群的分布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基础高度相关,东部地区保持引领,中西部地区特色鲜明。

·山东省以7个集群位居首位,涵盖橡胶轮胎、深远海能源装备、铝型材制品等多个领域。

·江苏省和湖南省各以6个集群并列第二,江苏省聚焦于工业协作机器人、海上风电装备等高端制造领域,湖南省则在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功率半导体等领域展现优势。

·河北省、安徽省、湖北省、广东省、四川省各以5个集群紧随其后,也侧面显示出这些省份在培育特色产业方面的雄厚实力和积极作为。

(二)产业领域情况

第四批集群的产业领域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凸显了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导向。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该领域集群数量最多,是本次名单的核心组成部分。

智能机器人:此领域集群体现了向产业链核心环节和前沿技术布局的趋势。上海市闵行区具身智能零部件产业集群:该集群依托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等重要载体,聚焦于人形机器人、高端康复机器人等具身智能产品的核心零部件研发与制造。当地政府正着力构建从核心部件、关键软件到整机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旨在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工业协作机器人产业集群:作为国内重要的机器人产业基地之一,该集群在工业机器人,特别是协作机器人领域已形成显著的竞争优势,集聚了一批国内外头部企业。地方政府正推动其向更高负载、更高精度的方向发展,并深化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重点行业的应用集成。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该集群以龙潭机器人产业社区为核心,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和特种服务机器人。当地政府致力于打造西部地区领先的机器人产业高地,通过“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推动集群内企业在研发、生产和服务等环节的协同创新。

航空航天与海洋工程:这些集群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上海市闵行区民用航空机载装备产业集群:依托国家商用飞机产业化基地,该集群围绕国产大飞机项目,重点发展航电、飞控、机电等机载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当地政府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的民用航空产业中心,强化本地配套能力。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航空航天精密部件产业集群:该集群深化军民融合发展路径,专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精密结构件、标准件和复合材料部件的制造。地方政府正积极引导集群内企业参与国家重大航空航天项目配套,提升专业化、精细化生产水平。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深远海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凭借强大的海工装备制造基础,该集群主攻深海钻井平台、海上风电安装船、智能网箱等高端装备。当地政府正推动集群向深远海、极地等更广阔领域拓展,巩固其在国内外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

新材料领域:新材料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本次入选的集群覆盖面广、技术含量高。

金属新材料:河北省武安市铁基新材料零部件产业集群:立足于传统钢铁产业基础,该集群向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高强度、高附加值零部件延伸。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推动产业由“黑”向“绿”、由“粗”向“精”转变。河南省西峡县特钢新材料产业集群:该集群在汽车发动机曲轴、连杆等关键零部件用特殊钢材料领域占据国内重要市场份额。地方政府正引导集群构建“特钢-零部件-装备”一体化发展模式,并向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领域拓展应用。

前沿新材料:北京市昌平区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群:依托北京生命科学园的科研优势,该集群聚焦于利用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石化产品,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等。当地政府提供全方位的创新生态支持,旨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高地。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该领域聚焦于增强我国信息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功率半导体产业集群:依托“中国动力谷”的核心优势,该集群已形成从材料、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及应用的完整IGBT产业链。地方政府正全力支持集群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打造世界级功率半导体产业中心。重庆市沙坪坝区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产业集群:该集群瞄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巨大需求,以西部(重庆)科学城为平台,重点发展MOSFET、IGBT等车规级芯片。当地政府通过引进重大项目、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等方式,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汽车电子核心器件供应体系。

三、第一批(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复核情况

《2022年度(第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复核通过公示名单》共包含97个集群。这批集群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其持续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得到了检验。

产业基础稳固:复核通过的集群普遍具备扎实的产业基础。例如,河北省安平县丝网产业集群、山西省祁县玻璃器皿产业集群、山东省滕州市中小数控机床产业集群、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箱包皮具产业集群等,均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突出:在复核通过的名单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占据重要地位。例如,北京市昌平区生命科学产业集群、江苏省溧阳市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通航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钛及钛合金新材料产业集群、深圳市南山区智能终端芯片设计产业集群,这些集群持续巩固了其在国家战略产业布局中的地位。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工信部关于公布2025年度(第四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和2022年度(第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复核通过名单

2025-11-04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10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公布2025年度(第四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和2022年度(第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复核通过名单,共有100个集群入选2025年度(第四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97个集群通过复核。集群认定有效期为3年。

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集群要进一步聚焦主导产业,畅通协作网络,增强创新活力,深化开放合作,推进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发展,完善治理和服务水平,加大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提高产业链关键环节配套能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针对本地区集群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专项扶持政策,加大资源投入和政策供给,支持集群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促进集群不断做优做强。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完善集群梯度培育体系,开展集群典型实践案例和优秀集群品牌宣传,加强集群发展跟踪和评估,组织集群填报上一年度发展情况,于每年3月31日前报送至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集群发展情况监测,对已认定集群实行动态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公布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的通告》(工信部企业函〔2023〕3号)同时废止。

一、总体情况

本次公示名单展现了国家在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方面的战略部署和阶段性成果。主要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一)动态管理机制日益成熟:本次工作不仅认定了100个新的特色产业集群,同时对2022年度第一批集群进行了复核,共有97个集群通过复核。当前关于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培育和认定工作已进入常态化、规范化阶段,通过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和评估机制,确保了集群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引导集群持续创新升级。

(二)集群数量持续稳步增长:第四批名单新增100个集群,进一步扩大了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的覆盖面。这为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特别是产业链“小巨人”企业,提供了坚实的产业载体支撑。

二、第四批(2025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情况

《2025年度(第四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公示名单》共包含100个集群。我们通过对该名单各集群情况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我国当前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区域布局。

(一)区域分布格局

从地域分布看,集群的分布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基础高度相关,东部地区保持引领,中西部地区特色鲜明。

·山东省以7个集群位居首位,涵盖橡胶轮胎、深远海能源装备、铝型材制品等多个领域。

·江苏省和湖南省各以6个集群并列第二,江苏省聚焦于工业协作机器人、海上风电装备等高端制造领域,湖南省则在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功率半导体等领域展现优势。

·河北省、安徽省、湖北省、广东省、四川省各以5个集群紧随其后,也侧面显示出这些省份在培育特色产业方面的雄厚实力和积极作为。

(二)产业领域情况

第四批集群的产业领域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凸显了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导向。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该领域集群数量最多,是本次名单的核心组成部分。

智能机器人:此领域集群体现了向产业链核心环节和前沿技术布局的趋势。上海市闵行区具身智能零部件产业集群:该集群依托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等重要载体,聚焦于人形机器人、高端康复机器人等具身智能产品的核心零部件研发与制造。当地政府正着力构建从核心部件、关键软件到整机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旨在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工业协作机器人产业集群:作为国内重要的机器人产业基地之一,该集群在工业机器人,特别是协作机器人领域已形成显著的竞争优势,集聚了一批国内外头部企业。地方政府正推动其向更高负载、更高精度的方向发展,并深化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重点行业的应用集成。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该集群以龙潭机器人产业社区为核心,重点发展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和特种服务机器人。当地政府致力于打造西部地区领先的机器人产业高地,通过“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推动集群内企业在研发、生产和服务等环节的协同创新。

航空航天与海洋工程:这些集群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上海市闵行区民用航空机载装备产业集群:依托国家商用飞机产业化基地,该集群围绕国产大飞机项目,重点发展航电、飞控、机电等机载系统及关键零部件。当地政府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的民用航空产业中心,强化本地配套能力。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航空航天精密部件产业集群:该集群深化军民融合发展路径,专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精密结构件、标准件和复合材料部件的制造。地方政府正积极引导集群内企业参与国家重大航空航天项目配套,提升专业化、精细化生产水平。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深远海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凭借强大的海工装备制造基础,该集群主攻深海钻井平台、海上风电安装船、智能网箱等高端装备。当地政府正推动集群向深远海、极地等更广阔领域拓展,巩固其在国内外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领先地位。

新材料领域:新材料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本次入选的集群覆盖面广、技术含量高。

金属新材料:河北省武安市铁基新材料零部件产业集群:立足于传统钢铁产业基础,该集群向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高强度、高附加值零部件延伸。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推动产业由“黑”向“绿”、由“粗”向“精”转变。河南省西峡县特钢新材料产业集群:该集群在汽车发动机曲轴、连杆等关键零部件用特殊钢材料领域占据国内重要市场份额。地方政府正引导集群构建“特钢-零部件-装备”一体化发展模式,并向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领域拓展应用。

前沿新材料:北京市昌平区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群:依托北京生命科学园的科研优势,该集群聚焦于利用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石化产品,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等。当地政府提供全方位的创新生态支持,旨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高地。

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该领域聚焦于增强我国信息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功率半导体产业集群:依托“中国动力谷”的核心优势,该集群已形成从材料、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及应用的完整IGBT产业链。地方政府正全力支持集群在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清洁能源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打造世界级功率半导体产业中心。重庆市沙坪坝区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产业集群:该集群瞄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巨大需求,以西部(重庆)科学城为平台,重点发展MOSFET、IGBT等车规级芯片。当地政府通过引进重大项目、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等方式,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汽车电子核心器件供应体系。

三、第一批(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复核情况

《2022年度(第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复核通过公示名单》共包含97个集群。这批集群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其持续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得到了检验。

产业基础稳固:复核通过的集群普遍具备扎实的产业基础。例如,河北省安平县丝网产业集群、山西省祁县玻璃器皿产业集群、山东省滕州市中小数控机床产业集群、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箱包皮具产业集群等,均是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表现突出:在复核通过的名单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占据重要地位。例如,北京市昌平区生命科学产业集群、江苏省溧阳市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通航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钛及钛合金新材料产业集群、深圳市南山区智能终端芯片设计产业集群,这些集群持续巩固了其在国家战略产业布局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