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十五五”规划建议的40个新提法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10-29 点击:

1.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

2.我国具备主动运筹国际空间、塑造外部环境的诸多有利因素。

3.农业农村现代化相对滞后。

4.人口结构变化给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提出新课题。

5.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

6.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满足民生需求中拓展发展空间。

7.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

8.建设法治经济、信用经济。

9.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持续增强.

10.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11.并跑领跑领域明显增多。

12.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重点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

13.探索多元技术路线、典型应用场景、可行商业模式、市场监管规则,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4.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更新和数智化改造。

15.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16.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教育中心、科学中心、人才中心。

17.加大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力度。

18.落实带薪错峰休假。

19.统筹用好各类政府投资,在工作基础较好的地方探索编制全口径政府投资计划。

20.优化企业总部和分支机构、生产地和消费地利益分享。

21.推进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存量国有资产盘活共享。

22.加强海外利益保护。

23.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24.分类有序、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逐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25.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力度,实施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

26.促进东中西、南北方协调发展。

27.赋予省级政府统筹建设用地更大自主权,探索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按规划期管控模式,实行统筹存量和增量综合供地。

28.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

29.深化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推进新闻宣传和网络舆论一体化管理,提高主流舆论引导能力。

30.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

31.推进书香社会建设。

32.引导规范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健康发展,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33.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34.促进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35.稳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6.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37.加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

38.全面提升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安全韧性水平,科学布局抽水蓄能,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加快智能电网和微电网建设。

39.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能力。

40.强化市民热线等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推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十五五”规划建议的40个新提法

2025-10-29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1.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

2.我国具备主动运筹国际空间、塑造外部环境的诸多有利因素。

3.农业农村现代化相对滞后。

4.人口结构变化给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提出新课题。

5.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能力。

6.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满足民生需求中拓展发展空间。

7.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

8.建设法治经济、信用经济。

9.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持续增强.

10.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11.并跑领跑领域明显增多。

12.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重点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

13.探索多元技术路线、典型应用场景、可行商业模式、市场监管规则,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4.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和集约高效利用,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更新和数智化改造。

15.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16.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教育中心、科学中心、人才中心。

17.加大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力度。

18.落实带薪错峰休假。

19.统筹用好各类政府投资,在工作基础较好的地方探索编制全口径政府投资计划。

20.优化企业总部和分支机构、生产地和消费地利益分享。

21.推进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存量国有资产盘活共享。

22.加强海外利益保护。

23.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24.分类有序、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逐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25.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力度,实施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

26.促进东中西、南北方协调发展。

27.赋予省级政府统筹建设用地更大自主权,探索实施建设用地总量按规划期管控模式,实行统筹存量和增量综合供地。

28.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

29.深化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推进新闻宣传和网络舆论一体化管理,提高主流舆论引导能力。

30.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

31.推进书香社会建设。

32.引导规范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健康发展,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33.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34.促进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35.稳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6.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37.加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

38.全面提升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安全韧性水平,科学布局抽水蓄能,大力发展新型储能,加快智能电网和微电网建设。

39.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能力。

40.强化市民热线等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推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