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多部门联合发力 金融精准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10-15 点击:

工业是立国之本,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任务。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等多维度,搭建起金融与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政策框架,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金融动力。
 

锚定核心目标 构建适配金融体系

《意见》明确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深化产融合作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 2027 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将基本成熟,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工具联动衔接更加紧密,制造业企业信贷需求充分满足,债券发行规模与股权融资水平显著提升,形成 “有扶有控” 的良性发展格局,助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防范 “内卷式” 竞争。

聚焦科技创新 筑牢产业链安全根基

科技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驱动力,《意见》将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链韧性作为首要发力点。在关键技术攻关领域,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引导银行加大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基础软件等重点产业链的中长期融资支持,对突破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开辟上市融资、并购重组 “绿色通道”,强化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等创新成果的金融支持。

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意见》提出实施 “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 专项,通过 “一月一链” 投融资路演、“千帆百舸” 上市培育等机制,推动社会资本 “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同时支持金融机构与高校院所、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合作,发展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探索直投、服务换股等模式,并鼓励保险机构创新中试保险业务,为成果产业化保驾护航。

在产业链自主可控方面,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多元工具为链主企业及配套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完善并购贷款政策支持 “补链延链”,助力矿企增储上产保障战略资源供应,通过期货产品体系完善推动大宗商品保供稳价。

赋能体系升级 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意见》从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数字经济融合等维度构建金融支持体系。针对传统制造业,引导银行优化授信政策,加大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融资支持,发挥融资租赁 “融资融物” 双重功能,推进设备改造与资产证券化,同时通过债券创新、上市公司整合等方式加速产业升级。

在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领域,推广 “创新积分制” 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推动长线资金布局未来制造、未来能源等前沿方向,构建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绿色金融与数字金融成为重要支撑。《意见》提出加快高碳产业转型金融标准建设,强化绿色信贷、债券在低碳转型中的应用,支持绿色工厂升级;同时鼓励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加大对 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建的中长期贷款支持,建设数字化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探索供应链 “脱核” 模式,通过数据整合与平台建设畅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优化空间布局 拓展产业发展新维度

为推动产业合理布局,《意见》从区域协调、集群发展、开放合作三方面优化金融服务。在区域布局上,支持金融机构为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提供融资,完善跨区域授信管理与银团贷款服务,依托历史数据为转入企业提供起步阶段授信支持。

针对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动全国性银行设立特色支行,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授权与产品创新,鼓励地方银行开发区域特色贷款产品,深化与国家级产业基金合作,通过区域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强化上市培育。

在开放发展领域,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优化贸易收支便利化政策,支持企业开展跨境资金池业务。同时拓展出口信用保险与信贷投放,加强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扩大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为产业高水平双向开放提供金融支撑。

夯实支撑能力 构建协同服务生态

《意见》强调加强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能力建设,推动金融机构将服务新型工业化纳入长期战略,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完善尽职免责与激励机制,建立差异化授信评价模型。引导金融机构平等服务各类所有制企业,强化民营制造业金融支持。

在金融工具协同方面,推动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加强信息共享与业务合作,支持金融控股公司整合资源提供综合服务,鼓励保险、理财子公司等通过股权、债券等形式提供长期资金。同时健全科技产业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引进产业专业人才,向产业集群派驻金融专员,推动企业与金融机构人员交流,提升服务专业性。

此次七部门联合出台的《意见》,通过构建目标明确、机制完善、工具多元、协同高效的金融支持体系,将有效打通金融服务新型工业化的 “最后一公里”。随着政策落地实施,金融活水将精准滴灌实体经济,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支撑,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迈出更坚实步伐。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多部门联合发力 金融精准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2025-10-15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工业是立国之本,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任务。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等多维度,搭建起金融与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政策框架,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金融动力。
 

锚定核心目标 构建适配金融体系

《意见》明确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深化产融合作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 2027 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将基本成熟,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工具联动衔接更加紧密,制造业企业信贷需求充分满足,债券发行规模与股权融资水平显著提升,形成 “有扶有控” 的良性发展格局,助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防范 “内卷式” 竞争。

聚焦科技创新 筑牢产业链安全根基

科技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驱动力,《意见》将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链韧性作为首要发力点。在关键技术攻关领域,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引导银行加大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基础软件等重点产业链的中长期融资支持,对突破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开辟上市融资、并购重组 “绿色通道”,强化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等创新成果的金融支持。

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意见》提出实施 “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 专项,通过 “一月一链” 投融资路演、“千帆百舸” 上市培育等机制,推动社会资本 “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同时支持金融机构与高校院所、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合作,发展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探索直投、服务换股等模式,并鼓励保险机构创新中试保险业务,为成果产业化保驾护航。

在产业链自主可控方面,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多元工具为链主企业及配套企业提供综合服务,完善并购贷款政策支持 “补链延链”,助力矿企增储上产保障战略资源供应,通过期货产品体系完善推动大宗商品保供稳价。

赋能体系升级 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意见》从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数字经济融合等维度构建金融支持体系。针对传统制造业,引导银行优化授信政策,加大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融资支持,发挥融资租赁 “融资融物” 双重功能,推进设备改造与资产证券化,同时通过债券创新、上市公司整合等方式加速产业升级。

在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领域,推广 “创新积分制” 与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推动长线资金布局未来制造、未来能源等前沿方向,构建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绿色金融与数字金融成为重要支撑。《意见》提出加快高碳产业转型金融标准建设,强化绿色信贷、债券在低碳转型中的应用,支持绿色工厂升级;同时鼓励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加大对 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基建的中长期贷款支持,建设数字化产业金融服务平台,探索供应链 “脱核” 模式,通过数据整合与平台建设畅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优化空间布局 拓展产业发展新维度

为推动产业合理布局,《意见》从区域协调、集群发展、开放合作三方面优化金融服务。在区域布局上,支持金融机构为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提供融资,完善跨区域授信管理与银团贷款服务,依托历史数据为转入企业提供起步阶段授信支持。

针对产业集群化发展,推动全国性银行设立特色支行,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授权与产品创新,鼓励地方银行开发区域特色贷款产品,深化与国家级产业基金合作,通过区域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强化上市培育。

在开放发展领域,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优化贸易收支便利化政策,支持企业开展跨境资金池业务。同时拓展出口信用保险与信贷投放,加强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扩大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为产业高水平双向开放提供金融支撑。

夯实支撑能力 构建协同服务生态

《意见》强调加强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能力建设,推动金融机构将服务新型工业化纳入长期战略,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完善尽职免责与激励机制,建立差异化授信评价模型。引导金融机构平等服务各类所有制企业,强化民营制造业金融支持。

在金融工具协同方面,推动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加强信息共享与业务合作,支持金融控股公司整合资源提供综合服务,鼓励保险、理财子公司等通过股权、债券等形式提供长期资金。同时健全科技产业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引进产业专业人才,向产业集群派驻金融专员,推动企业与金融机构人员交流,提升服务专业性。

此次七部门联合出台的《意见》,通过构建目标明确、机制完善、工具多元、协同高效的金融支持体系,将有效打通金融服务新型工业化的 “最后一公里”。随着政策落地实施,金融活水将精准滴灌实体经济,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坚实支撑,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迈出更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