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县城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湛江市遂溪县“五链同构”打造百亿级食品产业集群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9-25 点击:次
编者按:为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省发展改革委梳理总结了近年来省内形成的系列做法,供各地推进相关工作参考借鉴。
典型案例:
湛江市遂溪县“五链同构” 打造百亿级食品产业集群
遂溪县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和工业基础,紧扣“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发展导向,创新实施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供应链、服务链“五链同构”模式,推动农食融合高质量发展,加速农业大县向食品强县转型。遂溪县食品工业总产值连续4年突破百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60%,入选首批“广东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遂溪健康生态食品产业集群成为粤西唯一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增强,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主要做法
(一)聚焦产业链重塑,夯实产业基础
一是明确差异化发展路径。依托“中国第一甜县”“国际长寿养生基地”优势,确立“绿色生态、养生健康、药食同源”主攻方向,构建以农产品、畜牧业、海产品深加工及大健康食品为核心的“1+4+N”产业体系,延伸冷链物流、展销文旅等配套产业。二是实施集群化升级行动。出台《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协调发展等七大工程,打造食品工业集聚升级示范区。建成省级健康食品特色产业园,培育预制菜产业集群,集聚规上食品工业企业43家,其中32家纳入健康生态食品产业集群,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6家。三是创新精准化招商机制。制定食品产业链图谱,建立“走出去+引进来”招商机制,组建58人遂溪县招商顾问团队,推行全员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引入正大食品、恒兴食品等龙头企业,带动预制菜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40亿元。
(二)强化价值链提升,增强产业竞争力
一是完善品牌标准体系。建立“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级体系,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证明商标3个,全国名特优新产品12个,省级名牌产品18个;推出预制菜产品10大类200余款,福东海品牌跻身全国药食同源类目前二。二是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打造越秀-遂溪“反向飞地”科创中心,与高校共建火龙果、甘薯科技小院,推动甘蔗、红薯等品种改良和产品研发。三是筑牢质量安全防线。健全县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建成农药残留快检工作站16个;制定《预制菜品质分级及评价》等团体标准,以企业主导填补行业空白。
(三)优化人才链建设,激发创新活力
一是搭建产才融合平台。创新“一站多区+全域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模式,吸引青年返乡创业,培育火山红薯等亿元级品牌;预制菜产业园集聚高技能人才9人、技术工人1100余人。二是深化引才育才机制。柔性引进博士11人、技术人才336人;支持五洲药业、天益生物组建科研团队,建成国内最大的麦角甾醇生产基地和红曲色素(市占率60%)生产基地。
(四)贯通供应链网络,优化产业生态
一是强化原料基地支撑。建成火龙果、生猪、南药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形成火龙果、甘薯、水产等超30亿元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获评“中国金鲳鱼之都核心产区”等称号,农林牧渔业产值稳居全省前列。二是拓展电商销售渠道。实施“电商平台+物流企业+人才培育”模式,2024年电商网络销售额达16.72亿元,同比增长10%。三是完善物流配送体系。优化三级物流网络,整合资源降低物流成本10%以上,经验获省商务厅推广。
(五)创新服务链机制,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强化园区载体建设。多渠道投入资金完善健康食品产业园“七通一平”设施,完成土地收储1400亩,破解征拆资金难题。二是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推行“组团式”服务机制,实现企业开办0.5天办结、证照审批3个工作日完成,落实“园区事园区办”,企业满意度显著提升。三是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设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开发“番薯贷”“金鲳鱼贷”等特色产品,建立政金会商制度,推动金融机构精准对接“百千万工程”白名单企业。
二、主要成效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截至2024年底,遂溪县规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12亿元,食品工业总产值连续四年超百亿元,占遂溪县规上工业总产值(173.5亿元)的64.55%;预制菜产业集群产值突破40亿元,规上食品企业达43家,亿元级企业16家。品牌价值加速释放,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项、省级以上名牌产品30项,福东海等3个品牌入选“湛江老字号”“湛品”体系吸纳区域公用品牌3个、产品品牌9个。就业带动能力增强,食品产业集群吸纳技术工人超1100人,电商产业带动就业岗位3000余个,返乡创业青年年销售额破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