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杭州高新区高标准建设“中国数谷”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9-24 点击:

杭州高新区依托“中国数谷”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形成“三数一链”“改革沙盒”“海洋可信数据空间”等成果,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半年,该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052.8亿元,增长11.5%,占GDP比重达67.5%。“中国数谷”案例入选《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案例集》。

01

构建“三数一链+可信空间+跨境流动”数据要素流通运营体系一是创新数据可信流通基础设施框架。即“三数一链”,包括数据交易场所、数联网、数据发票和区块链跨链互认机制。引入杭州数据交易所、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规范数据交易服务,截至今年8月累计上架数据产品4682个,注册数商2470家,登记交易金额128.51亿元。架设“数联网”提供数据流通服务,已在金融、生物医药等多个场景领域应用,接入企业超120家。首创数据发票提供数据交易全流程存证服务,已面向20余家企业发出近300张“数据发票”。搭建区块链跨链互认平台,链接杭州市互联网法院和杭州市互联网公证处,提供数据交易认证服务。

二是创新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运营机制。联合“一所三中心”(“海洋二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卫星中心)推进海洋资源环境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梳理40多个创新应用场景,重点打造海洋养殖风险保障、大型海洋工程保障等5个场景。“海洋资源环境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项目入选国家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深度赋能海洋行业发展。

三是创新数据跨境流动公共服务供给。落地全省首个数据跨境服务中心,为浙石化、浙商银行等企业提供40余次数据跨境流动服务,数据出境审核时间缩短56%。牵头起草全省首个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数据跨境负面清单,涵盖电子商务(B2B)和清结算2个行业,涉及8个具体场景、134个数据项。率先开展企业外联App试点,助力海康、连通等企业的14个场景通过国家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为企业节省十万元/次至百万元/次不等的合规成本。

 
02

创新“改革沙盒+分类评价+权属登记”数商企业监管服务模式

 

一是创新“改革沙盒”合规机制。‌揭牌成立数据要素合规委员会,建立数据要素流通的首违不罚、轻违不罚等容错机制,迭代发布《数据要素“改革沙盒”试点方案》《数商企业风控法务指引》,全国首发公开数据加工侵权责任保险,先后2批46家企业参与“改革沙盒”试点,有效破解数商企业“不愿流通”“不敢流通”等难题。

二是探索数商企业评定标准。首创“基石数商、星火数商、星海数商”三级分类评价体系,通过涵盖数据业务、数据管理、数据创新、数据安全四大基础能力以及数据合规与改革突破两大特色能力的“4+2”指标体系,助力实现数商企业精准画像与分级培育,最高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

三是试点数据权属协同登记。承接国家数据产权登记试点任务,杭州数据交易所完成首批12家企业数据产权登记证书发放,涉及交通、农业等多个领域。首创数据权属登记“一窗受理”,为数商企业提供一站式数据增值服务。全国率先发布数据资产入表规则,推动新再灵、海亮教育等企业开展数据资产入表实践。1—7月,鼓励银行为区内58家试点企业提供数据资产融资授信3.3亿元。

 

03

构建“政策赋能+产业联盟+投孵联动”数据产业培育发展生态

一是完善产业政策配套。出台实施“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促进数据要素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设立首期规模10亿元的数据要素专项产业基金,加速数据要素赋能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入选2025年浙江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二是组建产业发展联盟。持续扩大“中国数谷”品牌影响力,成立“‘中国数谷’数据产业发展联盟”,累计吸引75家优秀数商企业加入,高规格、高质量举办“中国数谷”杭州峰会、数据要素发展大会和全球数贸会数据要素治理与市场化活动,开展“中国数谷”新质生产力路演、数链智联产业对接会等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活动18场。

三是构建投孵联动模式。打造“中国数谷”1号孵化加速器,建立“加数发展”数商综合配套服务专区,配套数据要素流通合规中心、数据仲裁庭、数据要素直播间等十大服务板块,形成“引育结合、投孵联动”的创新服务体系。已注册落地宇树科技、云链趣链等企业34家,其中国高企5家、省专精特新企业4家。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杭州高新区高标准建设“中国数谷”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2025-09-24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杭州高新区依托“中国数谷”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形成“三数一链”“改革沙盒”“海洋可信数据空间”等成果,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半年,该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052.8亿元,增长11.5%,占GDP比重达67.5%。“中国数谷”案例入选《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案例集》。

01

构建“三数一链+可信空间+跨境流动”数据要素流通运营体系一是创新数据可信流通基础设施框架。即“三数一链”,包括数据交易场所、数联网、数据发票和区块链跨链互认机制。引入杭州数据交易所、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规范数据交易服务,截至今年8月累计上架数据产品4682个,注册数商2470家,登记交易金额128.51亿元。架设“数联网”提供数据流通服务,已在金融、生物医药等多个场景领域应用,接入企业超120家。首创数据发票提供数据交易全流程存证服务,已面向20余家企业发出近300张“数据发票”。搭建区块链跨链互认平台,链接杭州市互联网法院和杭州市互联网公证处,提供数据交易认证服务。

二是创新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运营机制。联合“一所三中心”(“海洋二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卫星中心)推进海洋资源环境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梳理40多个创新应用场景,重点打造海洋养殖风险保障、大型海洋工程保障等5个场景。“海洋资源环境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项目入选国家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深度赋能海洋行业发展。

三是创新数据跨境流动公共服务供给。落地全省首个数据跨境服务中心,为浙石化、浙商银行等企业提供40余次数据跨境流动服务,数据出境审核时间缩短56%。牵头起草全省首个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数据跨境负面清单,涵盖电子商务(B2B)和清结算2个行业,涉及8个具体场景、134个数据项。率先开展企业外联App试点,助力海康、连通等企业的14个场景通过国家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为企业节省十万元/次至百万元/次不等的合规成本。

 
02

创新“改革沙盒+分类评价+权属登记”数商企业监管服务模式

 

一是创新“改革沙盒”合规机制。‌揭牌成立数据要素合规委员会,建立数据要素流通的首违不罚、轻违不罚等容错机制,迭代发布《数据要素“改革沙盒”试点方案》《数商企业风控法务指引》,全国首发公开数据加工侵权责任保险,先后2批46家企业参与“改革沙盒”试点,有效破解数商企业“不愿流通”“不敢流通”等难题。

二是探索数商企业评定标准。首创“基石数商、星火数商、星海数商”三级分类评价体系,通过涵盖数据业务、数据管理、数据创新、数据安全四大基础能力以及数据合规与改革突破两大特色能力的“4+2”指标体系,助力实现数商企业精准画像与分级培育,最高一次性给予100万元奖励。

三是试点数据权属协同登记。承接国家数据产权登记试点任务,杭州数据交易所完成首批12家企业数据产权登记证书发放,涉及交通、农业等多个领域。首创数据权属登记“一窗受理”,为数商企业提供一站式数据增值服务。全国率先发布数据资产入表规则,推动新再灵、海亮教育等企业开展数据资产入表实践。1—7月,鼓励银行为区内58家试点企业提供数据资产融资授信3.3亿元。

 

03

构建“政策赋能+产业联盟+投孵联动”数据产业培育发展生态

一是完善产业政策配套。出台实施“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促进数据要素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设立首期规模10亿元的数据要素专项产业基金,加速数据要素赋能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入选2025年浙江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

二是组建产业发展联盟。持续扩大“中国数谷”品牌影响力,成立“‘中国数谷’数据产业发展联盟”,累计吸引75家优秀数商企业加入,高规格、高质量举办“中国数谷”杭州峰会、数据要素发展大会和全球数贸会数据要素治理与市场化活动,开展“中国数谷”新质生产力路演、数链智联产业对接会等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活动18场。

三是构建投孵联动模式。打造“中国数谷”1号孵化加速器,建立“加数发展”数商综合配套服务专区,配套数据要素流通合规中心、数据仲裁庭、数据要素直播间等十大服务板块,形成“引育结合、投孵联动”的创新服务体系。已注册落地宇树科技、云链趣链等企业34家,其中国高企5家、省专精特新企业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