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出台意见推进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9-24 点击:次
工作目标:着力解决区域同质化竞争明显、优势产业下游高附加值链条占比小、创新能力不平衡、本地供应配套率低、生产性服务业能级不高等问题,打造更多主导产业明晰、制造能力先进、创新体系健全、优质企业聚集、链群深度融合、生态体系完善的高质量产业集群。 重点任务:提出市场主体梯次培育、产业链条韧性提升、发展平台跃升赋能、产业生态协同优化和服务保障提质增效等行动。 核心举措:市级领导任帮包产业集群指挥长,实行“一集群一计划一政策”;每个集群确定2—3个龙头企业,支持发挥引领作用;推动集群信息共享,支持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组建行业促进机构,对接更高层级协会与联盟,融入国内外产业分工。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的重大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聚力制造强市建设,近日,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出台《关于推进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全市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施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型工业化为牵引,聚焦品质滨州奋斗目标,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园区化、未来产业协同化,坚定不移走好集约化、内涵式、可持续的精明增长之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滨州篇章。 滨州市明确工作目标,以“5210N”产业集群(5个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2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0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N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支撑,统筹“量质构效”四个维度,构建“主体、链条、平台、生态、服务”五环相扣推进体系,着力解决区域同质化竞争明显、优势产业下游高附加值链条占比小、创新能力不平衡、本地供应配套率低、生产性服务业能级不高等问题,打造更多主导产业明晰、制造能力先进、创新体系健全、优质企业聚集、链群深度融合、生态体系完善的高质量产业集群。 《实施意见》提出了一系列重点任务,包括市场主体梯次培育行动、产业链条韧性提升行动、发展平台跃升赋能行动、产业生态协同优化行动和服务保障提质增效行动。其中,市场主体梯次培育行动将落实“领导帮包+专班推进”机制,精准引进重点企业、推进重大项目,打造雁阵形产业集群;产业链条韧性提升行动将以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为导向,推进各产业延链升链、聚链强链、建链补链;发展平台跃升赋能行动将以各类开发区、园区为主要载体,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产业配套服务能力;产业生态协同优化行动将加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服务保障提质增效行动将以政策精准滴灌、政务高效便捷、法治保驾护航为重点,构建全周期、全方位、全要素的服务保障体系。 责任分工方面,1名市级领导干部牵头负责1个或多个产业集群,推动全市5个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2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0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N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并明确了各产业集群的帮包领导、牵头单位和发展目标。 依据《实施意见》,滨州市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核心举措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市级领导任帮包产业集群指挥长,实行“一集群一计划一政策”,明确发展计划与责任,市直牵头部门协助指挥长开展工作;二是突出龙头企业主导,每个集群确定2—3个龙头企业,在多领域支持其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是推动集群信息共享,支持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依托相关研究院和行业协会,为集群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与智力支持;四是加强产业协同合作,支持组建行业促进机构,对接更高层级协会与联盟,融入国内外产业分工,还支持承办高端峰会、组团参展,提升产业集群品牌影响力与国际竞争力。 为确保《实施意见》有效实施,滨州市建立了专班运行机制、研判会商机制、问题解决机制和跟进调度机制。设立市级领导帮包工作指挥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市级领导同志将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每月至少集中研究处理1次,每月至少开展帮包活动1次。遵循“分级分类分办、属地管理为主”原则,我市对产业集群发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项目化管理。 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塑造滨州产业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路。全市各级各部门将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强化责任担当,完善组织架构,健全工作机制,明确目标措施,形成工作合力。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形成“握指成拳、行稳致远”的协同效应。发挥好专班作用,统筹好产业集群发展和打好“三大战役”、抓好“三大行动”的关系,确保既定任务目标落实落地。 |
来源:滨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