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青岛召开先进制造业集群现场会,同时公布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胜出集群名单,全国共有35个集群胜出,河南实现零的突破——郑南商许超硬材料集群、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成功入选。
这是河南省五年来首次夺得“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称号,标志着“7+28+N”产业链群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制造强省建设也增添了更有力的抓手。
郑南商许超硬材料集群以郑州为中心,南阳、许昌、商丘为协同,形成了全球最为完整的超硬材料产业体系。
产业规模大:河南省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CBN)生产地之一,拥有众多知名的超硬材料企业。集群内拥有规上企业361家,2023年产值317亿元,占全国超硬材料行业总产值的31.72%。
技术创新能力强:该地区拥有高性能工具全国重点实验室等20余个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此外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在超硬材料合成技术、工具制造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完整的产业链条:从上游的原材料加工,如石墨粉、金属粉末等,到中游的人造金刚石、CBN单晶及聚晶复合片的生产,再到下游的各种超硬材料制品如刀具、磨具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政策支持力度强: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持超硬材料产业发展,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人才引进计划等,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市场竞争力突出:超硬材料单晶、微粉、复合材料、培育钻石等全国市场占有率均超80%,郑南商许地区的超硬材料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还大量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享有较高的国际声誉。
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依托当地丰富的工业基础和科研资源。覆盖全省农机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等相关单位300余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大中型拖拉机产品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居行业第一,玉米、小麦等收获机产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技术创新能力:集聚了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等10余个国家级创新平台、20余个省部级创新平台,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标准60余项。拥有全国拖拉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标准支撑。
龙头企业引领:以中国一拖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等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带动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
政策支持:洛阳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人才引进计划等,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深化“三化改造”,即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布局智能农机、数字农业等应用场景,提升国际竞争力。
河南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40个,207个中类中的197个。
近年来,河南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持制造业的发展,包括《河南省建设制造强省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明确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目标。
除此之外,河南开展重点产业链绿色化改造,特别是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完善节能降耗的市场化机制,推进锅炉窑炉、电气电机、内燃机等高耗能设备的技术升级。
2021年,河南制造业企业100强研发投入总额为233.48亿元,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1.86%,高于整体水平,体现了制造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积极投入。
因此,其竞争力具备优势,根据最新发布的河南制造业企业100强名单,入围门槛为12.98亿元,其中营业收入超百亿的企业有30家,千亿级企业2家,民营企业数量达63家,显示了民营资本在制造业中的活跃角色。
对于未来,超硬材料产业将力争通过3-5年攻坚,建成根植河南、支撑全国、辐射全球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将以洛阳为核心,高效整合省内资源,争创国际一流农机装备产业集群。
此外河南已启动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评出首批10个省级集群,以国家级和省级集群为支撑,辐射带动“7+28+N”产业链群,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引领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