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的重点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10-11 点击:次
2024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2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将浙江“千万工程”的成功实践上升为国家顶层设计。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指出:“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国家发改委也提出县域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的研究要点和重点要求: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为目标,全面梳理县域产业发展现状,系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制约因素,围绕进一步优化县域产业布局、明确发展重点、找准发展路径,以及配套政策措施等,深入开展研究论证,提出工作建议。
对此,响应“乡村振兴”、“县域高质量产业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加快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可以坚持分类发展、因地制宜的思路:
位于城市化地区的县城,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心,持续深化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激发市场、社会、政府的活力,切实形成推动县域经济创新的合力。同时要加快形成有利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等。
位于农产品主产区的县城,应着力保障粮食安全,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做好做优做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业的产业附加值,将产业数字化转型视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同时,整合乡村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以及各类延伸生产资源要素,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资产,以实现资源配置和效益的最优化。
位于生态功能区的县城,重视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在“双山理论”指导下和“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充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和提升公共环境服务水平,激发内生动力,持续推动绿色化和低碳化转型。在此前提下,可因地制宜地发展文化旅游、适量农牧业、民族特色产业等,加快落地更加科学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当前,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十五五”阶段即将到来,也意味着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进入总量跨越、质量提升、动能转换、城乡融合、开放协同的关键阶段。因此,县域经济在新的历史阶段应该注重这些新变化、新诉求,才能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