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新区积极布局未来产业集群,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4-02-01 点击:次
未来产业是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当前处于萌芽或产业化初期的前瞻性新兴产业,是未来5—1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山东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强调要“在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塑造新优势”“培育更多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济南高新区不断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的同时,也在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超前布局未来产业,重点培育了量子科技、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集群,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济南高新区加快空天信息领域卫星核心器件制造、总装总测、终端设备制造、数据信息应用、示范产业集成应用等全链条布局,形成了具有高新区特色的产业共同体生态体系。同时,不断招引产业链上游重点企业,加强空天信息配套企业、应用示范的招引与培育,初步形成“空间高度聚集、上下游紧密合作,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发展模式。建设了齐鲁卫星系统、高精度低轨卫星导航系统等卫星星座基础设施,发射在轨卫星10余颗,规划发射卫星超过160颗,助力济南市成为国内首个完成商业航天“通信、导航、遥感”全面布局的城市。
“十四五”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举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育量子通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济南高新区围绕承接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的量子科学大厦、承接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承接量子产业集聚的量子产业大厦等,形成了“三楼一体”的产业发展载体,覆盖了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三大领域的特色优势产业,支撑量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
由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大,牵头制定的我国首个量子技术国家标准《量子计算术语和定义》正式发布,于2023年12月开始实施。山东省量子信息产业联盟正式成立,集聚了5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科研产业从业人员超过800人。若干产品已走出实验室,迈向实用化,建成“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等“量子+”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通过与“墨子号”和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济南一号”互联互通,应用于金融、政务、能源电力、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等领域,为国家行业信息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实现了光纤中1002公里点对点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不仅创下了光纤无中继量子密钥分发距离的世界纪录,也提供了城际量子通信高速率主干链路的方案,进一步推动了量子通信实用化进程。
下一步,济南高新区将以未来产业集群获批为契机,在空天信息、量子科技等领域,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加力重点项目建设,加速典型场景应用示范,真正培育出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产业集群,塑造绿色低碳高质量的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