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开发区新能源产业 三年行动计划出炉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11-06 点击:

  如何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全面助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中心城市?近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制定出台《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紧紧围绕我市发展定位和区域特点,立足开发区优势产业基础,重点聚焦光伏全产业链、锂电储能产业、氢能产业、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其他配套产业进行谋划布局。其中,光伏全产业链重点发展N型高效电池、柔性薄膜电池等,推进大尺寸切片、高效电池和组件扩规增产提效;配套发展光伏背板、电子化学品等关键材料和逆变器、跟踪系统等关键部件,提升光伏制造产业链发展能级,建设全国重要的千亿级光伏制造产业集群
 
  锂电储能产业重点推进前驱体材料、磷酸铁锂、新型硅基负极材料等新型电化学储能电池及材料制造规模化发展,积极布局钠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液流电池等下一代高安全性电池技术;引进储能系统集成及储能变流器、温控系统等关键环节配套项目,建设国内产业链完整的锂电储能产业集群。同时,加快推进光伏+储能一体化发展,助力全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氢能产业聚焦氢能制、储、运、加等生产供给环节和工业、交通、储能等应用领域,引进培育高效电解水制氢装备、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制造等企业,加快推进发展大容量高压储氢设备、车载储氢瓶,拓展氢燃料电池在储能和发电领域的应用。
 
  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齿轮箱、塔筒、叶片用碳纤维等关键部件及材料,以生物园区为中心,以甘河、南川为重点,依托华鼎、中复神鹰等重点企业,加快形成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新格局。
 
  其他配套产业大力培育发展光伏发电、新型储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设备、盐湖提锂装备、光伏组件回收、锂电池梯次利用及回收利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实施新能源应用与制造垂直一体化发展新模式,提高开发区新能源产品在全省终端市场占有率。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光伏全产业链规模持续壮大,锂电储能产业链更加完善,氢能装备制造、风电零部件等产业加快布局,绿氢应用示范走在全省前列,开发区新能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培育光伏制造全产业链、锂电储能产业集群4个,产值超百亿元企业达到10户,专精特新企业20户;新能源领域建成各类创新载体7个以上,推进一批“卡脖子”技术产业化应用;以南川工业园区为试点,建设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及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建成绿电产业园区。
 
  来源:西宁晚报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开发区新能源产业 三年行动计划出炉

2023-11-06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如何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全面助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中心城市?近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制定出台《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紧紧围绕我市发展定位和区域特点,立足开发区优势产业基础,重点聚焦光伏全产业链、锂电储能产业、氢能产业、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其他配套产业进行谋划布局。其中,光伏全产业链重点发展N型高效电池、柔性薄膜电池等,推进大尺寸切片、高效电池和组件扩规增产提效;配套发展光伏背板、电子化学品等关键材料和逆变器、跟踪系统等关键部件,提升光伏制造产业链发展能级,建设全国重要的千亿级光伏制造产业集群
 
  锂电储能产业重点推进前驱体材料、磷酸铁锂、新型硅基负极材料等新型电化学储能电池及材料制造规模化发展,积极布局钠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液流电池等下一代高安全性电池技术;引进储能系统集成及储能变流器、温控系统等关键环节配套项目,建设国内产业链完整的锂电储能产业集群。同时,加快推进光伏+储能一体化发展,助力全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氢能产业聚焦氢能制、储、运、加等生产供给环节和工业、交通、储能等应用领域,引进培育高效电解水制氢装备、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制造等企业,加快推进发展大容量高压储氢设备、车载储氢瓶,拓展氢燃料电池在储能和发电领域的应用。
 
  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齿轮箱、塔筒、叶片用碳纤维等关键部件及材料,以生物园区为中心,以甘河、南川为重点,依托华鼎、中复神鹰等重点企业,加快形成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新格局。
 
  其他配套产业大力培育发展光伏发电、新型储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节能环保设备、盐湖提锂装备、光伏组件回收、锂电池梯次利用及回收利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实施新能源应用与制造垂直一体化发展新模式,提高开发区新能源产品在全省终端市场占有率。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光伏全产业链规模持续壮大,锂电储能产业链更加完善,氢能装备制造、风电零部件等产业加快布局,绿氢应用示范走在全省前列,开发区新能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培育光伏制造全产业链、锂电储能产业集群4个,产值超百亿元企业达到10户,专精特新企业20户;新能源领域建成各类创新载体7个以上,推进一批“卡脖子”技术产业化应用;以南川工业园区为试点,建设一批源网荷储一体化及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建成绿电产业园区。
 
  来源:西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