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未来产业将有哪些重大变革?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9-18 点击:

  未来产业由科技创新驱动,将改变产业形态和产业体系,甚至带来技术经济范式的变化,从而引发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
 
  各国均希望,通过未来产业的发展在新一轮变革中占得先机,纷纷将焦点对准智能、健康、绿色三大主导的技术和战略。由于未来产业会引发技术经济社会的整体性、系统性转变,政府公共政策不能局限于科技和产业政策,而需要跃升到更高层面进行体系化变革,统筹科技、教育、产业、金融、能源、社会等各领域改革与政策举措,激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的创新潜力与积极性。
 
  未来产业:从概念到实践
 
  未来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研究一样,都是政策性概念,所以,各国、各界都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关于未来产业,2016年,美国著名创新领域专家亚历克·罗斯出版的《未来产业》一书把“未来产业”概念推广到全球。我国学者也进行了很多研究,例如,山东大学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余东华认为,未来产业是重大科技创新产业化后形成的、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对经济社会具有支撑带动和引领作用的前瞻性新兴产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晓华提出,未来产业是由处于探索期的前沿技术所推动、以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升级的需求为目标,代表科技和产业长期发展方向,会在未来发展成熟和实现产业转化并形成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支撑和巨大带动,但目前尚处于孕育孵化阶段的新兴产业。
 
  虽然各种理解和定义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学界关于未来产业的主要特征已有基本共识:
 
  一是未来产业由科技创新驱动。科技属性是未来产业区别于传统产业的主要特征,核心资源是知识要素、智力要素、数据要素等新要素,动力来自科学发现,也来自新兴技术、前沿技术甚至颠覆性技术的涌现。
 
  二是未来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早期,还在萌芽期。很多学者认为,未来产业是新兴产业的一种早期形态,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了依次递进的联系。随着技术的成熟、扩散进入高速增长期,未来产业在未来的某个时期(有学者认为可能为15-30年)会成为对经济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主导产业;如果其产业规模能够进一步扩大,将会成为支柱产业。
 
  三是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与外部性。未来产业往往还未形成确定的技术路线,发展进程与技术突破密切相关,应用场景和市场前景也不确定,需要高额研发投入,并面临高昂的试错成本。
 
  四是对经济体系与社会变迁具有关键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未来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会引发产业体系变革,进而对生产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是复杂的,有两种基本路径:一种是“产业的未来”,已有技术群的演进、迭代、融合会改变产业的面貌,例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本遵循了“摩尔定律”;另一种是“未来的产业”,指的是技术轨道的变化,甚至是“技术制度”(technological regime)的变化,这就意味着伴随技术革命的发生,科学知识、工程技术、制造技术和流程、人力资本、管理和治理、基础设施等综合系统要发生重大变化。
 
  当然,未来产业更多来自于世界各国和地方政府的产业发展实践。
 
  2016年,日本在《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了“社会5.0”的概念,并在此愿景下,对未来产业的前沿技术持续进行部署。2020年,日本在《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2020》中明确提出,要面向未来产业及挑战社会变革的人工智能、超算、大数据、卫星、清洁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虽然具体内容各有不同,但发达国家政府部门和智库机构所关注的未来产业主要集中在信息、生物、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具体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纳米材料及新型材料、精准医疗、基因工程、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太空科技、自动驾驶汽车、人体增强等。
 
  2017年,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提出,未来产业包括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先进通信/5G、先进制造和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和新兴领域,强调这类技术和产业将给通信、教育、医疗等带来革命性变化,并为解决科技、经济、社会难题提供新技术新工具。
 
  我国“十四五”规划指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此外,各地方政府也积极谋划未来产业并出台众多专项政策,多个省市明确了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例如,安徽省提出,发展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先进核能、分布式能源、类脑科学、质子医疗装备等未来产业;北京市提出,重点发展量子信息、新材料、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广东省提出,重点布局区块链、量子通信、人工智能、信息光子、太赫兹、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发展有哪些焦点与趋势变化?
 
  未来产业最直接的影响是对原有产业体系的冲击与改变,需要从技术经济周期视角来把握发展大势。从实践看,各国政府都希望在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找到“根技术”,控制“根产业”,这就要求在探寻未来产业的过程中,牢牢把握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潜在方向。
 
  产业本质是通过利用能量,实现对物质形态的改变,满足人类发展需求。如果这个过程的三大要素——主导技术、物质及能源利用、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产业革命会随之发生。工业革命以来,每次产业革命约百年,目前,我们处于第五次技术革命,也就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度扩散融合时期。但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更为严峻,人类追求健康生活的诉求更为迫切。新一轮长波周期的核心驱动力可能超越以往周期相对单一的主导技术牵引,转而表现为智能、健康、绿色等三大主导技术群融合突破与协同支撑。
 
  一是信息技术对经济体系深入扩散与覆盖,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将更多替代人类劳动力,扩充人类能力的边界。
 
  二是延长生命是推动人类进步进化的重要动力,生物技术群在不断突破的基础上,正与信息技术、脑科学、新材料等领域融合,有望延长人类寿命,塑造生物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
 
  三是能源革命是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的基础与先导,新能源、信息技术等技术融合,不仅是替代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经济范式的基础底座,同时还将实现能源供需双方的动态高效匹配。
 
  总体来看,全球未来产业发展正紧密围绕智能、健康、绿色等三大主导技术群,不断推动产业变革,拓展网络空间、生命空间与生存空间。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与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成为全球未来产业最火热的赛道。
 
  ►在人工智能领域,专用智能走向通用智能,场景创新成为驱动人工智能创新的重要方式。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竞赛持续进行,生成式人工智能爆发性增长,人工智能加速向生产工具迈进。
 
  ►在量子信息领域,量子计算机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量子密钥分发科研活跃。美国、英国、日本等均颁布了量子国家战略和系列举措,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谷歌、英特尔和微软等科技巨头持续布局,量子信息领域的投融资呈现爆发式增长。
 
  ►在未来网络与通信领域,人网物深度融合、架构开放化演变、连接巨量泛在化、空天地海立体化仍在延续,人类行为逐渐向网络空间迁移,万物互联成为新的发展趋势。2020年2月,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启动面向2030及6G的研究工作,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均建设了国家级的网络创新试验环境,并制定了大量战略和计划布局未来网络产业。我国运营商、设备商也依托各自技术优势开展6G技术、标准预研。
 
  生物技术产业
 
  以基因编辑、脑科学、合成生物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生物技术与信息深度融合已成必然,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等成为发展热点。在基因技术领域,第三代和第四代基因测序技术占据产业制高点,基因编辑技术催生了基因治疗方法和相关药物。以细胞系改造、遗传工程、诊断和治疗应用等为重点的基因编辑产业链逐步成形。
 
  目前,我国相关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中游,以试剂盒开发和技术支持为主。但我国在基因检测服务方面,也处于快速发展,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如在类脑智能领域,神经网络模型正催生神经计算、类脑芯片、类脑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和产品,神经科学利用认知计算等修复或增强大脑功能,加速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据Strategic Market Research估计,2030年,全球脑机接口(包括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达到53亿美元。
 
  绿色低碳产业
 
  作为全球未来能源的重要支撑,氢能、储能、太阳能、核能和其他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并结合智能电网技术等,正在改变能源结构。
 
  氢能,主要在氢制备与储运、分布式加氢站网络建设、氢能安全性技术等方面进行突破。围绕氢能的全球竞争已然开始,美国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规划到2035年,氢能进入平价无补贴发展阶段。欧盟氢能战略的目标是到2050年,在可再生氢能方面累计投资2000亿-5000亿美元。国际氢能委员会预计,到2030年,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将达到1000万-1500万辆。“十四五”期间,中国各地规划氢燃料电池电堆的总产能已高达3000兆瓦,规划的燃料电池汽车总产能超过10万辆。
 
  先进储能方面,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发展迅猛,主要集中在中长时间尺度储能技术、短时高频储能技术、超长时间储能技术等方向。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209.4吉瓦,同比增长9.6%。随着固态电池和液流电池等关键技术实现商业化,储能行业的规模将大幅增加。2022年3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战略空间产业
 
  当代科技的重要方向就是朝深空、深海、深地进军,这些战略空间科技与产业发展正逐步走向“整体统一”的地球系统时代。
 
  在空天领域,“太空+互联网”跨界融合,新兴航天企业蓬勃发展,私有资本纷纷涌入,全球进入以全面商业化、军民融合为特征的新太空时代。各国纷纷布局卫星互联网产业,特别是,利用低轨通信卫星星座为全球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其中以SpaceX公司推出的“星链”计划进展最快。截至2023年5月,“星链”计划已有4000颗卫星在轨运行,该系统向北美、欧洲、拉丁美洲等地区提供服务,正式进入商用阶段。
 
  在海洋领域,海洋资源能源开发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是产业发展的重点。在海洋油气资源方面,美、欧科技强国投入巨大,掌握全球最先进勘探开发技术和装备,油气开发井最大水深已超过3400米,钻进深度超过9000米,形成巨大产能。我国海洋技术创新和产业综合水平快速提升,已具备浅海区常规油气开发能力,但深水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刚刚起步,仍处在第二梯队。
 
  产业变革将如何影响政策走向?
 
  未来产业在发展道路上有三种类别的创新——渐进型创新、破坏型创新和激进型创新,相互交织相互强化。
 
  激进型创新是技术制度的整体变化,意味着新的技术革命。因此,未来产业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复杂的、综合的,甚至会带来技术-经济-社会整体性和系统性转变。
 
  对知识与技术体系产生颠覆性影响。量子计算机能够更快地解决硬优化问题,甚至能够解决当今完全无法解决的问题,强大的量子计算机还会破坏现有依赖大数分解的加密协议。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改变科学实践,大数据和智能化成为科研新范式,“基于人工智能的科学”(AI for science)正推动科学发现全面加快。
 
  对产业的结构、生产与组织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万物互联和智能化,推动产业结构形态从线性产业链向智能生态群演进。数据成为重要生产资料,在人工智能推动下,智能设备、人和数据连接起来,并以智能方式利用数据。具体来讲,ChatGPT在技术上激发了人工智能体的主动化和主体化,各类产业和职业形态有望朝着软件和硬件深度融合方向发展。据悉,微软正将旗下所有产品与ChatGPT全面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与生产力产品的结合有望进一步深入,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必然导致制造业出现平台化趋势,催生分布式制造,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都将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物质基础设施会迎来规模巨大的更新。氢能、核聚变等未来产业将把整个能源循环阶段的环境负担减到最小,也将对能源生产、储存、分配、使用进行整体改变。分布式的可再生能源采集系统、存储系统与智能电网的融合将构成绿色的能源体系,能源需求方也成为能源采集载体。
 
  社会结构与伦理问题冲突加剧。新技术新产业可能会造成失业失能等社会摩擦。元宇宙实现了虚拟空间与实际空间的融合,产生所谓的“超关联社会”。ChatGPT兴起则使得未来超级AI对人类的威胁相关议题突然变得紧迫起来。生物技术发展触及人类伦理极限,未来不断扩展人类寿命、健康、认知和能力界限,伦理道德问题变得至关重要。人类需要从个体与集体不同角度来思考怎样应对寿命延长、记忆提取等诸多问题。
 
  为应对以上多重影响,特别是智能、健康、绿色等三大技术群的融合,会带来技术制度的整体变化,被动适应性的政策调整将不能满足需要,未来产业的公共政策需跃升到更高层面进行体系化变革,政府需要统筹科技、教育、产业、金融、能源、社会等各领域改革与政策举措,激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的创新潜力与积极性。
 
  ◆加强对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的预见、聚焦与持续支持。培育和壮大未来产业必须将基础研究提高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坚持自由探索和应用牵引“两条腿”走路,稳步提高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建立长周期资助与评价机制,开辟引领性方向,弄通未来产业关键技术背后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加强技术预见,研判未来产业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重点聚焦信息、生物、能源等三大主导技术群,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的一体化布局。加强相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接续,围绕未来产业组织实施面向2035年新的重大科技项目。
 
  ◆加强未来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未来产业需要长期高风险的创新投资,有多种研发路径,需要充分发挥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政府要重点解决创新体系中的主体缺位、协调不畅等问题。不断完善企业创新政策体系,强化对企业的激励,支持企业前瞻布局基础与前沿研究。在未来产业领域布局或支持一批产业技术研究机构,作为全产业链创新平台,开展前沿技术、交叉融合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为开辟新赛道、创造新产业提供支撑。
 
  ◆培育完善未来产业发展生态。由于未来产业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需要强化人才、风险投资、数据与算力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的汇集与开放,特别是向创新型中小企业集聚,培育形成初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领军企业梯次接续的企业群体。要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规模大、科技创新资源丰富等优势,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科研基础条件等,加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大企业内部创业。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技术、技术标准建设,发挥政府采购、消费者补贴等需求面政策对创新产品拉动作用,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工程,为前沿技术集成、迭代、转化与市场实现提供条件。
 
  ◆加强新技术经济范式的敏捷治理体系建设。针对未来产业发展,政府需改变治理思路,采用敏捷治理方式,在生物安全、科技伦理等方面完善法律法规,推动基础性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国家、企业、科研机构等各主体在未来产业治理上的定位与功能发挥。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机制和管理方式,破除不合理准入障碍,建立激励创新、审慎包容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针对平台型企业的新型治理与监管模式。积极参与全球规则与标准制定,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政策体系和监管模式。
 
  来源:人民论坛网-人民论坛杂志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未来产业将有哪些重大变革?

2023-09-18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未来产业由科技创新驱动,将改变产业形态和产业体系,甚至带来技术经济范式的变化,从而引发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
 
  各国均希望,通过未来产业的发展在新一轮变革中占得先机,纷纷将焦点对准智能、健康、绿色三大主导的技术和战略。由于未来产业会引发技术经济社会的整体性、系统性转变,政府公共政策不能局限于科技和产业政策,而需要跃升到更高层面进行体系化变革,统筹科技、教育、产业、金融、能源、社会等各领域改革与政策举措,激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的创新潜力与积极性。
 
  未来产业:从概念到实践
 
  未来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研究一样,都是政策性概念,所以,各国、各界都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关于未来产业,2016年,美国著名创新领域专家亚历克·罗斯出版的《未来产业》一书把“未来产业”概念推广到全球。我国学者也进行了很多研究,例如,山东大学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余东华认为,未来产业是重大科技创新产业化后形成的、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对经济社会具有支撑带动和引领作用的前瞻性新兴产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晓华提出,未来产业是由处于探索期的前沿技术所推动、以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升级的需求为目标,代表科技和产业长期发展方向,会在未来发展成熟和实现产业转化并形成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支撑和巨大带动,但目前尚处于孕育孵化阶段的新兴产业。
 
  虽然各种理解和定义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学界关于未来产业的主要特征已有基本共识:
 
  一是未来产业由科技创新驱动。科技属性是未来产业区别于传统产业的主要特征,核心资源是知识要素、智力要素、数据要素等新要素,动力来自科学发现,也来自新兴技术、前沿技术甚至颠覆性技术的涌现。
 
  二是未来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早期,还在萌芽期。很多学者认为,未来产业是新兴产业的一种早期形态,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了依次递进的联系。随着技术的成熟、扩散进入高速增长期,未来产业在未来的某个时期(有学者认为可能为15-30年)会成为对经济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主导产业;如果其产业规模能够进一步扩大,将会成为支柱产业。
 
  三是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与外部性。未来产业往往还未形成确定的技术路线,发展进程与技术突破密切相关,应用场景和市场前景也不确定,需要高额研发投入,并面临高昂的试错成本。
 
  四是对经济体系与社会变迁具有关键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未来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会引发产业体系变革,进而对生产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是复杂的,有两种基本路径:一种是“产业的未来”,已有技术群的演进、迭代、融合会改变产业的面貌,例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本遵循了“摩尔定律”;另一种是“未来的产业”,指的是技术轨道的变化,甚至是“技术制度”(technological regime)的变化,这就意味着伴随技术革命的发生,科学知识、工程技术、制造技术和流程、人力资本、管理和治理、基础设施等综合系统要发生重大变化。
 
  当然,未来产业更多来自于世界各国和地方政府的产业发展实践。
 
  2016年,日本在《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了“社会5.0”的概念,并在此愿景下,对未来产业的前沿技术持续进行部署。2020年,日本在《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2020》中明确提出,要面向未来产业及挑战社会变革的人工智能、超算、大数据、卫星、清洁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虽然具体内容各有不同,但发达国家政府部门和智库机构所关注的未来产业主要集中在信息、生物、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具体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纳米材料及新型材料、精准医疗、基因工程、新能源和节能技术、太空科技、自动驾驶汽车、人体增强等。
 
  2017年,美国科技政策办公室提出,未来产业包括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先进通信/5G、先进制造和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和新兴领域,强调这类技术和产业将给通信、教育、医疗等带来革命性变化,并为解决科技、经济、社会难题提供新技术新工具。
 
  我国“十四五”规划指出,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此外,各地方政府也积极谋划未来产业并出台众多专项政策,多个省市明确了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例如,安徽省提出,发展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先进核能、分布式能源、类脑科学、质子医疗装备等未来产业;北京市提出,重点发展量子信息、新材料、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广东省提出,重点布局区块链、量子通信、人工智能、信息光子、太赫兹、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发展有哪些焦点与趋势变化?
 
  未来产业最直接的影响是对原有产业体系的冲击与改变,需要从技术经济周期视角来把握发展大势。从实践看,各国政府都希望在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找到“根技术”,控制“根产业”,这就要求在探寻未来产业的过程中,牢牢把握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潜在方向。
 
  产业本质是通过利用能量,实现对物质形态的改变,满足人类发展需求。如果这个过程的三大要素——主导技术、物质及能源利用、生产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产业革命会随之发生。工业革命以来,每次产业革命约百年,目前,我们处于第五次技术革命,也就是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度扩散融合时期。但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更为严峻,人类追求健康生活的诉求更为迫切。新一轮长波周期的核心驱动力可能超越以往周期相对单一的主导技术牵引,转而表现为智能、健康、绿色等三大主导技术群融合突破与协同支撑。
 
  一是信息技术对经济体系深入扩散与覆盖,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将更多替代人类劳动力,扩充人类能力的边界。
 
  二是延长生命是推动人类进步进化的重要动力,生物技术群在不断突破的基础上,正与信息技术、脑科学、新材料等领域融合,有望延长人类寿命,塑造生物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
 
  三是能源革命是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的基础与先导,新能源、信息技术等技术融合,不仅是替代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经济范式的基础底座,同时还将实现能源供需双方的动态高效匹配。
 
  总体来看,全球未来产业发展正紧密围绕智能、健康、绿色等三大主导技术群,不断推动产业变革,拓展网络空间、生命空间与生存空间。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与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成为全球未来产业最火热的赛道。
 
  ►在人工智能领域,专用智能走向通用智能,场景创新成为驱动人工智能创新的重要方式。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竞赛持续进行,生成式人工智能爆发性增长,人工智能加速向生产工具迈进。
 
  ►在量子信息领域,量子计算机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量子密钥分发科研活跃。美国、英国、日本等均颁布了量子国家战略和系列举措,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谷歌、英特尔和微软等科技巨头持续布局,量子信息领域的投融资呈现爆发式增长。
 
  ►在未来网络与通信领域,人网物深度融合、架构开放化演变、连接巨量泛在化、空天地海立体化仍在延续,人类行为逐渐向网络空间迁移,万物互联成为新的发展趋势。2020年2月,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启动面向2030及6G的研究工作,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均建设了国家级的网络创新试验环境,并制定了大量战略和计划布局未来网络产业。我国运营商、设备商也依托各自技术优势开展6G技术、标准预研。
 
  生物技术产业
 
  以基因编辑、脑科学、合成生物学、再生医学等为代表的生命科学领域孕育新的变革,生物技术与信息深度融合已成必然,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等成为发展热点。在基因技术领域,第三代和第四代基因测序技术占据产业制高点,基因编辑技术催生了基因治疗方法和相关药物。以细胞系改造、遗传工程、诊断和治疗应用等为重点的基因编辑产业链逐步成形。
 
  目前,我国相关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中游,以试剂盒开发和技术支持为主。但我国在基因检测服务方面,也处于快速发展,并形成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如在类脑智能领域,神经网络模型正催生神经计算、类脑芯片、类脑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和产品,神经科学利用认知计算等修复或增强大脑功能,加速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据Strategic Market Research估计,2030年,全球脑机接口(包括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达到53亿美元。
 
  绿色低碳产业
 
  作为全球未来能源的重要支撑,氢能、储能、太阳能、核能和其他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并结合智能电网技术等,正在改变能源结构。
 
  氢能,主要在氢制备与储运、分布式加氢站网络建设、氢能安全性技术等方面进行突破。围绕氢能的全球竞争已然开始,美国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规划到2035年,氢能进入平价无补贴发展阶段。欧盟氢能战略的目标是到2050年,在可再生氢能方面累计投资2000亿-5000亿美元。国际氢能委员会预计,到2030年,全球燃料电池乘用车将达到1000万-1500万辆。“十四五”期间,中国各地规划氢燃料电池电堆的总产能已高达3000兆瓦,规划的燃料电池汽车总产能超过10万辆。
 
  先进储能方面,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发展迅猛,主要集中在中长时间尺度储能技术、短时高频储能技术、超长时间储能技术等方向。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209.4吉瓦,同比增长9.6%。随着固态电池和液流电池等关键技术实现商业化,储能行业的规模将大幅增加。2022年3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战略空间产业
 
  当代科技的重要方向就是朝深空、深海、深地进军,这些战略空间科技与产业发展正逐步走向“整体统一”的地球系统时代。
 
  在空天领域,“太空+互联网”跨界融合,新兴航天企业蓬勃发展,私有资本纷纷涌入,全球进入以全面商业化、军民融合为特征的新太空时代。各国纷纷布局卫星互联网产业,特别是,利用低轨通信卫星星座为全球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其中以SpaceX公司推出的“星链”计划进展最快。截至2023年5月,“星链”计划已有4000颗卫星在轨运行,该系统向北美、欧洲、拉丁美洲等地区提供服务,正式进入商用阶段。
 
  在海洋领域,海洋资源能源开发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是产业发展的重点。在海洋油气资源方面,美、欧科技强国投入巨大,掌握全球最先进勘探开发技术和装备,油气开发井最大水深已超过3400米,钻进深度超过9000米,形成巨大产能。我国海洋技术创新和产业综合水平快速提升,已具备浅海区常规油气开发能力,但深水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刚刚起步,仍处在第二梯队。
 
  产业变革将如何影响政策走向?
 
  未来产业在发展道路上有三种类别的创新——渐进型创新、破坏型创新和激进型创新,相互交织相互强化。
 
  激进型创新是技术制度的整体变化,意味着新的技术革命。因此,未来产业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复杂的、综合的,甚至会带来技术-经济-社会整体性和系统性转变。
 
  对知识与技术体系产生颠覆性影响。量子计算机能够更快地解决硬优化问题,甚至能够解决当今完全无法解决的问题,强大的量子计算机还会破坏现有依赖大数分解的加密协议。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改变科学实践,大数据和智能化成为科研新范式,“基于人工智能的科学”(AI for science)正推动科学发现全面加快。
 
  对产业的结构、生产与组织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万物互联和智能化,推动产业结构形态从线性产业链向智能生态群演进。数据成为重要生产资料,在人工智能推动下,智能设备、人和数据连接起来,并以智能方式利用数据。具体来讲,ChatGPT在技术上激发了人工智能体的主动化和主体化,各类产业和职业形态有望朝着软件和硬件深度融合方向发展。据悉,微软正将旗下所有产品与ChatGPT全面整合,人工智能技术与生产力产品的结合有望进一步深入,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必然导致制造业出现平台化趋势,催生分布式制造,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都将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物质基础设施会迎来规模巨大的更新。氢能、核聚变等未来产业将把整个能源循环阶段的环境负担减到最小,也将对能源生产、储存、分配、使用进行整体改变。分布式的可再生能源采集系统、存储系统与智能电网的融合将构成绿色的能源体系,能源需求方也成为能源采集载体。
 
  社会结构与伦理问题冲突加剧。新技术新产业可能会造成失业失能等社会摩擦。元宇宙实现了虚拟空间与实际空间的融合,产生所谓的“超关联社会”。ChatGPT兴起则使得未来超级AI对人类的威胁相关议题突然变得紧迫起来。生物技术发展触及人类伦理极限,未来不断扩展人类寿命、健康、认知和能力界限,伦理道德问题变得至关重要。人类需要从个体与集体不同角度来思考怎样应对寿命延长、记忆提取等诸多问题。
 
  为应对以上多重影响,特别是智能、健康、绿色等三大技术群的融合,会带来技术制度的整体变化,被动适应性的政策调整将不能满足需要,未来产业的公共政策需跃升到更高层面进行体系化变革,政府需要统筹科技、教育、产业、金融、能源、社会等各领域改革与政策举措,激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的创新潜力与积极性。
 
  ◆加强对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的预见、聚焦与持续支持。培育和壮大未来产业必须将基础研究提高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坚持自由探索和应用牵引“两条腿”走路,稳步提高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建立长周期资助与评价机制,开辟引领性方向,弄通未来产业关键技术背后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加强技术预见,研判未来产业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重点聚焦信息、生物、能源等三大主导技术群,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的一体化布局。加强相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接续,围绕未来产业组织实施面向2035年新的重大科技项目。
 
  ◆加强未来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未来产业需要长期高风险的创新投资,有多种研发路径,需要充分发挥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政府要重点解决创新体系中的主体缺位、协调不畅等问题。不断完善企业创新政策体系,强化对企业的激励,支持企业前瞻布局基础与前沿研究。在未来产业领域布局或支持一批产业技术研究机构,作为全产业链创新平台,开展前沿技术、交叉融合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实施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为开辟新赛道、创造新产业提供支撑。
 
  ◆培育完善未来产业发展生态。由于未来产业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需要强化人才、风险投资、数据与算力等创新要素向企业的汇集与开放,特别是向创新型中小企业集聚,培育形成初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领军企业梯次接续的企业群体。要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规模大、科技创新资源丰富等优势,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科研基础条件等,加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大企业内部创业。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技术、技术标准建设,发挥政府采购、消费者补贴等需求面政策对创新产品拉动作用,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工程,为前沿技术集成、迭代、转化与市场实现提供条件。
 
  ◆加强新技术经济范式的敏捷治理体系建设。针对未来产业发展,政府需改变治理思路,采用敏捷治理方式,在生物安全、科技伦理等方面完善法律法规,推动基础性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国家、企业、科研机构等各主体在未来产业治理上的定位与功能发挥。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机制和管理方式,破除不合理准入障碍,建立激励创新、审慎包容的市场监管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针对平台型企业的新型治理与监管模式。积极参与全球规则与标准制定,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政策体系和监管模式。
 
  来源:人民论坛网-人民论坛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