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化工产业集群 为高质量发展聚势蓄能——我市推动产业提质扩能助力化工产业发展记事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9-04 点击:次
在秋日的暖阳下,走进四平新型工业化经济开发区四平新材料产业科创园建设项目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此项目是我市促进化工产业链项目落地,推动产业提质扩能,为高质量发展聚势蓄能的一个缩影。为实现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大力打造化工园区,加快项目建设,为助力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明确产业发展规划
促进绿色健康发展
我市化工产业起步较早、基础较好、门类齐全,特别是以四平联合化工厂、四平市油脂化工厂、四平市油漆厂等为代表的企业,在氯碱化工、精细化工等方面为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15年,四平昊华按照市安委会相关要求实施停产,昊华停产后,我省成为除西藏自治区以外唯一没有大中型氯碱生产企业的省份,氯碱产品的缺失导致全市化工产品失去了价格优势。
为确保年产20万吨烧碱产能留在四平、留在省内,市政府与中国化工集团新材料公司积极对接,由双辽昊华化工有限公司与四平昊华化工有限公司形成产能装置转移框架协议。自此,我市以双辽昊华2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四平精细化工头孢呋辛酸系列产品搬迁改造项目为依托,打造四平新开区生态化工园区和双辽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两大化工园区,实施危险化学品“退城进园”,推动我市氯碱化工和精细化工两大产业链快速发展。
我市重新调整编制了《四平市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和两个园区的《总规》以及《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了更加系统、科学的化工产业规划体系。在我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框架内,产业发展思路、方向及产业链定位基本清晰和明确,为我市化工产业抢抓机遇,实现绿色高质量和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规划保障。
加强配套服务功能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2021年,我市化工产业产值达7.6亿元;2022年,达到14亿元,同比增长了84.7%。这是我市依托两大园区、提升化工产业发展取得的良好成效。
全市现有四平新开区生态化工园区和双辽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其中双辽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已顺利通过省级化工园区认定,成为自2021年六部委联合发布《化工园区建设标准和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后吉林省5家首批通过认定的化工园区之一;四平新开区生态化工园区目前也已提交认定申请,等待省里进一步的认定复核,两个化工园区安全风险等级评定全部达到C级水平。通过各项软硬件设施的完善和提升,平台配套服务能力提升,产业承载优势,化工产业集聚发展效应初步显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强链项目纷纷落地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四平新材料产业科创园是吉林省第一个化工新材料产业孵化基地,总投资52.5亿元,占地总面积150万平方米,建设甲类丙类标准化厂房75栋,正在快速集聚各类科学家、顶级人才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全力打造创新发展竞争新优势。其中一期工程现已开工,主要建设甲类丙类标准化厂房14栋、仓库8栋、车间辅房7栋,预计年底前竣工。”四平新材料产业科创园建设项目负责人张冶介绍。
四平新材料产业科创园建设项目是落户四平新开区生态化工园区项目之一。此外,四平新开区生态化工园区与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合作设立了科创中心平台,与高校科研院所设立创新研发平台。今年以来,中远海运吉电股份风光制绿氢生物质耦合制甲醇项目和吉电股份5万吨绿色航空煤油项目、四平乡茵秸秆全产业链项目、金钢股份金钛新材料项目、圣达天安高端润滑油项目、鼎研化工新材料项目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投资百亿元以上项目1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随着“专精特新”、“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接连涌现,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提升。
“随着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必将促进新开区全面融入我省‘一主六双’‘长平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战略,同时也标志着梨树县承接吉西南‘精细化工产业’‘绿色建材产业’转移正式拉开序幕。”新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康宁表示,要精心组织、管理、施工,以一流的建设质量、建设速度,确保项目早日竣工达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贡献。
目前,我市共有双辽天威电化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电石移地技术改造项目等8个项目在建、续建;已经谋划的13个氯碱化工下游产品项目,其中落地在建2个,分别为双辽市永林化工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三氯氧磷及1.5万吨磷酸三乙酯项目和吉林省天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饲料添加剂项目;正在招商的有年产6.5万吨氯丙烯项目,年产2000吨五氯吡啶、500吨四氯吡啶腈等11个项目。
“永林化工是双辽昊华化工有限公司氯碱产业链的延伸企业,作为吉林省唯一的氯碱化工企业,昊华化工每年产液氯约16万吨,永林公司就能消化5.8万吨,有效解决液氯不允许跨省运输的难题,确保昊华化工满负荷生产。”双辽市永林化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武丽影介绍。
双辽市委书记王志军表示,在化工产业链上,以昊华化工为龙头,重点推进4万吨硫酸钾和1000吨工业级海绵锆等项目建设,确保今年新增产值10亿元。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我市将始终锚定奋斗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实现化工项目落地见效,促进化工企业强链延链、提质升级、转型发展,大力助推化工产业驶入“快车道”,为全力推进四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