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政策解读 | 《安顺市创新财政涉农产业资金投入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试行)》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6-02 点击:

  一《实施方案》的起草背景
 
  (一)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政策的要求。以市场化、专业化、效益化为原则,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支持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的需要。通过创新财政涉农产业资金投入模式,将部分专项资金由无偿变为有偿、拨款变为投资。对市场化项目适当让渡投资收益,带动和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发展。
 
  (三)有关改革政策给予的机遇。落实好《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精神,需要发挥改革的先导和突破作用,大胆试、大胆闯、主动改,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探索路径。
 
  (四)安顺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市经济工作会要求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解决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不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六个拦路虎。市第五次党代会要求,按照“1558”发展思路,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安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二
 
  《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包含创新财政涉农产业资金补助方式、支持重点、项目决策、公司组建、资金构成、利润分配和利益联结机制、风险防控、保障措施八个方面。
 
  (一)实施主体及创新。建立由市场农业龙头企业、地方农投公司、投贷银行、有关部门参与协商,组建以农业产业项目为载体的特殊项目公司(SPV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实施农业产业项目,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政策优势,社会资本的管理、技术、市场等优势,金融资本的资金优势和合作社、农户的本地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确保农业产业项目从规划、设计、融资、建设到运营的一体化专业管理。市场农业龙头企业股权占比51%,地方农投公司股权占比49%。
 
  (二)资金使用及创新。合法合规集中优化部分财政涉农产业资金,重点支持SPV产业项目公司、地方农业龙头企业与地方农投公司合作实施农业产业项目。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带动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总投资按“2215”比例测算,市、县投入2000万元财政涉农产业资金,可撬动社会资本2000万元,省级农业现代化基金1000万元、金融资本超过5000万元,推动实施1亿元以上规模的农业产业项目,财政资金可实现5倍以上放大。县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集中资金的类别及金额,市级不作强制要求。
 
  (三)项目选择及创新。县区政府(管委会)、部门全力统筹做好项目申报决策、实施推进。聚焦蔬菜、食用菌、辣椒、茶、水果、中药材、牛羊、生猪、生态家禽、生态渔业、优势特色粮油、刺梨、特色林业、林下经济等农业产业,重点支持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服务、绿色循环产业、农业科技装备业、现代化智慧农业等农业产业项目。
 
  (四)管理模式及创新。成立市级涉农产业资金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行业主管部门对拟实施的农业产业项目进行效益测算,按产业分类对农业产业项目组织开展尽职调查。规定地方农投公司选派人员参与农业产业项目的实施和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将市场主体和财政资金投资的资本金存入投贷银行,以土地综合性长期收益、资源沉淀增量收益、上下游资金闭环运行收益、农业保险功能、农业担保作用为增信措施,为后期申请贷款奠定基础。保险公司创新农业产业保险产品,探索开发新险种,扩大保险覆盖面,为农业产业项目提供风险保障。
 
  (五)利润分配与利益联结机制及创新。地方农投公司视农业产业项目性质和市场农业龙头企业在项目运行中发挥经营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等情况,向市场农业龙头企业让渡股权分红。市场农业龙头企业分配净利润的60%,地方农投公司分配净利润的40%。
 
  地方农投公司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以收益的“4411”比例再分配,40%用于项目区农户分红,40%用于地方农投公司资本收益,10%用于村集体经济(村集体合作社),10%用于防返贫监测对象。形成资源共用、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发展体系,构建共同发展农业产业的大格局,让农业产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农业农村农民,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
 
  保障措施
 
  《实施方案》还提出组织领导、项目储备、协同共管、宣传保障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成立安顺市创新财政涉农产业资金投入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集中统筹;提前做好项目储备,严格项目论证入库、建立高质量的项目库;市、县(区)加强统筹领导,强化资金、产业、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等方面政策保障,形成协同共管合力;市、县有关部门结合职能职责,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将创新财政涉农产业资金投入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宣传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政策解读 | 《安顺市创新财政涉农产业资金投入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试行)》

2022-06-02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一《实施方案》的起草背景
 
  (一)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政策的要求。以市场化、专业化、效益化为原则,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支持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的需要。通过创新财政涉农产业资金投入模式,将部分专项资金由无偿变为有偿、拨款变为投资。对市场化项目适当让渡投资收益,带动和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发展。
 
  (三)有关改革政策给予的机遇。落实好《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精神,需要发挥改革的先导和突破作用,大胆试、大胆闯、主动改,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探索路径。
 
  (四)安顺经济发展的需要。全市经济工作会要求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解决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不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六个拦路虎。市第五次党代会要求,按照“1558”发展思路,在新征程上奋力书写安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二
 
  《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包含创新财政涉农产业资金补助方式、支持重点、项目决策、公司组建、资金构成、利润分配和利益联结机制、风险防控、保障措施八个方面。
 
  (一)实施主体及创新。建立由市场农业龙头企业、地方农投公司、投贷银行、有关部门参与协商,组建以农业产业项目为载体的特殊项目公司(SPV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实施农业产业项目,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政策优势,社会资本的管理、技术、市场等优势,金融资本的资金优势和合作社、农户的本地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确保农业产业项目从规划、设计、融资、建设到运营的一体化专业管理。市场农业龙头企业股权占比51%,地方农投公司股权占比49%。
 
  (二)资金使用及创新。合法合规集中优化部分财政涉农产业资金,重点支持SPV产业项目公司、地方农业龙头企业与地方农投公司合作实施农业产业项目。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带动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总投资按“2215”比例测算,市、县投入2000万元财政涉农产业资金,可撬动社会资本2000万元,省级农业现代化基金1000万元、金融资本超过5000万元,推动实施1亿元以上规模的农业产业项目,财政资金可实现5倍以上放大。县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集中资金的类别及金额,市级不作强制要求。
 
  (三)项目选择及创新。县区政府(管委会)、部门全力统筹做好项目申报决策、实施推进。聚焦蔬菜、食用菌、辣椒、茶、水果、中药材、牛羊、生猪、生态家禽、生态渔业、优势特色粮油、刺梨、特色林业、林下经济等农业产业,重点支持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服务、绿色循环产业、农业科技装备业、现代化智慧农业等农业产业项目。
 
  (四)管理模式及创新。成立市级涉农产业资金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行业主管部门对拟实施的农业产业项目进行效益测算,按产业分类对农业产业项目组织开展尽职调查。规定地方农投公司选派人员参与农业产业项目的实施和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将市场主体和财政资金投资的资本金存入投贷银行,以土地综合性长期收益、资源沉淀增量收益、上下游资金闭环运行收益、农业保险功能、农业担保作用为增信措施,为后期申请贷款奠定基础。保险公司创新农业产业保险产品,探索开发新险种,扩大保险覆盖面,为农业产业项目提供风险保障。
 
  (五)利润分配与利益联结机制及创新。地方农投公司视农业产业项目性质和市场农业龙头企业在项目运行中发挥经营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等情况,向市场农业龙头企业让渡股权分红。市场农业龙头企业分配净利润的60%,地方农投公司分配净利润的40%。
 
  地方农投公司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以收益的“4411”比例再分配,40%用于项目区农户分红,40%用于地方农投公司资本收益,10%用于村集体经济(村集体合作社),10%用于防返贫监测对象。形成资源共用、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农业产业发展体系,构建共同发展农业产业的大格局,让农业产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农业农村农民,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
 
  保障措施
 
  《实施方案》还提出组织领导、项目储备、协同共管、宣传保障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成立安顺市创新财政涉农产业资金投入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集中统筹;提前做好项目储备,严格项目论证入库、建立高质量的项目库;市、县(区)加强统筹领导,强化资金、产业、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等方面政策保障,形成协同共管合力;市、县有关部门结合职能职责,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将创新财政涉农产业资金投入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宣传纳入重要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