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2021年湖南省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年度报告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1-26 点击:

  2021年,全省工信系统认真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紧紧围绕《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持续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做强做大数字产业的若干意见》(湘政办发〔2020〕47号)目标要求,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推动数字湖南建设取得新突破。2021年全省移动互联网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036亿元,同比增长25.8%,成为推动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信息基础设施构建新支撑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推动“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长沙获批全国首批“千兆城市”。2021年,全省新建5G基站超3万个,累计建成5G基站5.6万个,14个市州主城区、所有县级行政区主城区全部实现5G网络覆盖,5G基站数量居全国第9。全省累计建成4G基站23.8万个,居全国第8。推进IPv6规模化部署,省内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IPv6改造全面完成,IPv6发展整体指数排名全国第6。2021年电信普遍服务试点获中央财政补贴资金位列全国第3,全省自然村4G覆盖率97%,光纤通达率85%,助力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
 
  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协同发展。2021年继续发布实施全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总投资216亿元。全省人工智能算力体系累计提供算力服务11亿核时,建成物联网NB-IoT基站7.8万站,建成和在建规模以上数据中心47家,总机架数达到15万个,其中超大型数据中心4个、大型数据中心7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长沙)启动升级改造,将建成高精度64位通用超算算力不低于200PFlops、数据存储能力不低于20PB、峰值功耗不高于8兆瓦的新一代超算系统,总算力在建成时可处于国内第4位。华为在长沙建设整体算力规划1000P级别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融合应用基础设施加速升级。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湖南分院、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湖南分中心成功落户。国家车联网先导区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大数据中心,湘江新区5G+车联网“双百工程”已全部完成覆盖。长沙先后获得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首批试点城市,成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全国唯一获得四个国家级牌照的城市。深化5G在重点行业领域深度应用,累计培育4批90个5G典型应用场景,其中华菱湘钢远程设备操控项目、湖南联通与长沙市应急管理局共同打造的陆空一体5G+无人机综合管理平台为全国首创。国家工信部、卫健委联合公示的“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名单,我省占据26席,数量居全国第9。
 
  、
 
  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
 
  核心数字技术不断突破。2021年,我省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信创基础软件、物联网等细分优势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国科微电子推出的GK2302全国产固态存储控制芯片获中国芯“优秀市场表现产品”奖。邵阳特种玻璃研究院掌握了溢流法电子玻璃基板制备技术。麒麟信安“三V一体”融合虚拟化解决方案入选“2021年桌面云优秀解决方案”名单。精益传动CAE产品成为国内唯一一款基于二三维系统建模与多物理场耦合的传动系统综合性能设计与分析软件。威胜信息“电力物联网中低压智能配电网技术创新与应用”入选工信部2021-2021年度物联网项目。
 
  数字产业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3家单位入选国家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入选数量占全国总数量的1/11,丰富的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资源将为我省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湖南)正式揭牌,将瞄准第三代半导体装备前沿技术和产业关键技术,搭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孵化平台,推动中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装备自主可控高质量发展。湖南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数据密集型超算联合创新中心,打造湖南算力互联网示范。中电互联工业技术软件化创新中心承担工信部3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累计发布自主创新科技成果32项,其中11项成果获评为国际先进水平。
 
  、
 
  三、应用广度深度实现新提升
 
  产业数字化提速提质。软件、互联网技术对制造业领域的赋能、赋智、赋值作用进一步凸显,全省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30个,26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接入、知识沉淀、应用开发等支持能力持续增强。到2021年底,全省累计实现中小企业“上云”41.07万家、“上平台”18196家,培育工业APP数量突破2万个,制造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实现网络化协同的企业比例为40.3%,位居全国第8,中部第一。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山河祥云APP”等15个优秀工业APP入选“湖南省2021年优秀工业APP名单”。镭目科技“钢铁在线云运维平台”累计服务集团企业用户近200家,连接设备1400余台,提供服务5000项次。蓝思科技“高洁净度车间智能控制APP”融合尘埃粒子、温湿度检测设备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算法等信息技术,实现对车间生产区域无尘无菌、恒温恒湿智能管控,提高了生产现场管理水平。
 
  信息消费持续扩大升级。2021年全国工业APP和信息消费大赛继续在株洲举办,赛事累计吸引近万人报名参加,2552个项目进入初赛,231个项目入围决赛,最终60个项目在总决赛脱颖获得奖项,湖南获奖企业项目达12个。盘子女人坊、株洲国投入选2021年工信部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以“信息赋能新消费,数字驱动新生活”为主题的湖南省第三届新型信息消费大赛成功举办,挖掘了一批发展前景好、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示范项目,培育了一批具备潜力的信息消费产品、应用服务研发企业。时变通讯自主研发的安如氏™康居监护系统,采用全球领先的生物传感和姿态识别技术,可为家居老年人提供全天候的康居监护服务,荣获2021年全国信息消费大赛“信息消费产品创新奖”。
 
  、
 
  四、协同创新生态呈现新气象
 
  数字产业发展氛围更加浓厚。在全国率先发布《湖南省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全面展示了我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成果。“2021世界计算大会”、“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2021互联网岳麓峰会成功举办,打造了链接全球高端创新资源的行业交流平台,已成为汇聚行业发展资源、催生交流合作机遇、展示推介湖南数字经济发展良好势头的重要平台。中国·长沙1024程序员节、CCF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决赛暨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软件产业赋能数字经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论坛等10余场大型活动,进一步浓厚了产业发展氛围。人才要素保障水平不断提升,长沙软件园、万兴科技和CSDN(中国开发者社区)三方共同打造长沙软件人才实训基地,长沙高新区推进“千博万硕”引才工程,助力长沙创建“中国软件名城”。
 
  新业态、新模式势头强劲。在线支付、教育、医疗、娱乐等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细分领域优势平台企业发展已在行业具备较强影响力。芒果TV的月活跃用户规模已稳定超过2亿,跃居行业第三。中移电子商务和包支付跻身行业前五,覆盖全国2万余家商户和2000万银联商户,并形成数字人民币基础能力平台,已支撑7个试点城市应用。土流网成为占据线上流转农村土地市场份额90%的互联网土地流转第一品牌。潭州教育成为能提供全品类教学服务的大型互联网职业教育平台,教学产品涵盖13大品类,50多种小类,1800多门课程。优积谷旗下上学吧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非K12题库服务平台,拥有注册用户1390万,每天访问网站的用户数超150万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依托实体医疗机构整合线下实体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构建了“医教研”三位一体全流程专科互联网医院平台。创星远程医疗平台“星安问诊”可让患者足不出户享受远程就医全流程,已上线37家医疗机构,入驻医生1000余名,为患者提供在线问诊服务的人次数达到10000余次。电子商务应用向制造业领域深入拓展,麦可思科技打造的产业供应链生态B2B平台,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供应链全流程信息技术服务,2021年营收预计可增长3倍以上。
 
  数字产业特色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目前我省有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1个,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园1个,省级软件(移动互联网)产业园10个、大数据产业园12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区1个、区块链产业园2个,园区发展呈现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态势。长沙着力实施“软件业再出发”战略,依托“一园五区两山”的产业格局,推动长沙软件园、中电软件园等专业园区对标中国软件名园提升产业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创建“中国软件名城”。长沙高新区已聚集移动互联网及软件产业相关企业超过13700家,其中上市企业13家,产值超过550亿元,2021年新增融资企业19家,新增融资金额225.6亿元。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聚集视频文创企业3600多家,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同比增长25%,中科睿芯、中电港等18家头部企业落户园区,正加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中国V谷”。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被国家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十大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园区,入驻企业达60家,全年实现产值达5.3亿元。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2021年湖南省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年度报告

2022-01-26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2021年,全省工信系统认真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紧紧围绕《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持续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做强做大数字产业的若干意见》(湘政办发〔2020〕47号)目标要求,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推动数字湖南建设取得新突破。2021年全省移动互联网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036亿元,同比增长25.8%,成为推动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信息基础设施构建新支撑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推动“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长沙获批全国首批“千兆城市”。2021年,全省新建5G基站超3万个,累计建成5G基站5.6万个,14个市州主城区、所有县级行政区主城区全部实现5G网络覆盖,5G基站数量居全国第9。全省累计建成4G基站23.8万个,居全国第8。推进IPv6规模化部署,省内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IPv6改造全面完成,IPv6发展整体指数排名全国第6。2021年电信普遍服务试点获中央财政补贴资金位列全国第3,全省自然村4G覆盖率97%,光纤通达率85%,助力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
 
  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协同发展。2021年继续发布实施全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总投资216亿元。全省人工智能算力体系累计提供算力服务11亿核时,建成物联网NB-IoT基站7.8万站,建成和在建规模以上数据中心47家,总机架数达到15万个,其中超大型数据中心4个、大型数据中心7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长沙)启动升级改造,将建成高精度64位通用超算算力不低于200PFlops、数据存储能力不低于20PB、峰值功耗不高于8兆瓦的新一代超算系统,总算力在建成时可处于国内第4位。华为在长沙建设整体算力规划1000P级别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
 
  融合应用基础设施加速升级。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湖南分院、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湖南分中心成功落户。国家车联网先导区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大数据中心,湘江新区5G+车联网“双百工程”已全部完成覆盖。长沙先后获得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首批试点城市,成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全国唯一获得四个国家级牌照的城市。深化5G在重点行业领域深度应用,累计培育4批90个5G典型应用场景,其中华菱湘钢远程设备操控项目、湖南联通与长沙市应急管理局共同打造的陆空一体5G+无人机综合管理平台为全国首创。国家工信部、卫健委联合公示的“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名单,我省占据26席,数量居全国第9。
 
  、
 
  二、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
 
  核心数字技术不断突破。2021年,我省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信创基础软件、物联网等细分优势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国科微电子推出的GK2302全国产固态存储控制芯片获中国芯“优秀市场表现产品”奖。邵阳特种玻璃研究院掌握了溢流法电子玻璃基板制备技术。麒麟信安“三V一体”融合虚拟化解决方案入选“2021年桌面云优秀解决方案”名单。精益传动CAE产品成为国内唯一一款基于二三维系统建模与多物理场耦合的传动系统综合性能设计与分析软件。威胜信息“电力物联网中低压智能配电网技术创新与应用”入选工信部2021-2021年度物联网项目。
 
  数字产业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3家单位入选国家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入选数量占全国总数量的1/11,丰富的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资源将为我省落实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湖南)正式揭牌,将瞄准第三代半导体装备前沿技术和产业关键技术,搭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孵化平台,推动中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装备自主可控高质量发展。湖南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建设数据密集型超算联合创新中心,打造湖南算力互联网示范。中电互联工业技术软件化创新中心承担工信部3个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累计发布自主创新科技成果32项,其中11项成果获评为国际先进水平。
 
  、
 
  三、应用广度深度实现新提升
 
  产业数字化提速提质。软件、互联网技术对制造业领域的赋能、赋智、赋值作用进一步凸显,全省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30个,26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接入、知识沉淀、应用开发等支持能力持续增强。到2021年底,全省累计实现中小企业“上云”41.07万家、“上平台”18196家,培育工业APP数量突破2万个,制造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实现网络化协同的企业比例为40.3%,位居全国第8,中部第一。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山河祥云APP”等15个优秀工业APP入选“湖南省2021年优秀工业APP名单”。镭目科技“钢铁在线云运维平台”累计服务集团企业用户近200家,连接设备1400余台,提供服务5000项次。蓝思科技“高洁净度车间智能控制APP”融合尘埃粒子、温湿度检测设备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算法等信息技术,实现对车间生产区域无尘无菌、恒温恒湿智能管控,提高了生产现场管理水平。
 
  信息消费持续扩大升级。2021年全国工业APP和信息消费大赛继续在株洲举办,赛事累计吸引近万人报名参加,2552个项目进入初赛,231个项目入围决赛,最终60个项目在总决赛脱颖获得奖项,湖南获奖企业项目达12个。盘子女人坊、株洲国投入选2021年工信部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以“信息赋能新消费,数字驱动新生活”为主题的湖南省第三届新型信息消费大赛成功举办,挖掘了一批发展前景好、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示范项目,培育了一批具备潜力的信息消费产品、应用服务研发企业。时变通讯自主研发的安如氏™康居监护系统,采用全球领先的生物传感和姿态识别技术,可为家居老年人提供全天候的康居监护服务,荣获2021年全国信息消费大赛“信息消费产品创新奖”。
 
  、
 
  四、协同创新生态呈现新气象
 
  数字产业发展氛围更加浓厚。在全国率先发布《湖南省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全面展示了我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成果。“2021世界计算大会”、“首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2021互联网岳麓峰会成功举办,打造了链接全球高端创新资源的行业交流平台,已成为汇聚行业发展资源、催生交流合作机遇、展示推介湖南数字经济发展良好势头的重要平台。中国·长沙1024程序员节、CCF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决赛暨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软件产业赋能数字经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论坛等10余场大型活动,进一步浓厚了产业发展氛围。人才要素保障水平不断提升,长沙软件园、万兴科技和CSDN(中国开发者社区)三方共同打造长沙软件人才实训基地,长沙高新区推进“千博万硕”引才工程,助力长沙创建“中国软件名城”。
 
  新业态、新模式势头强劲。在线支付、教育、医疗、娱乐等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细分领域优势平台企业发展已在行业具备较强影响力。芒果TV的月活跃用户规模已稳定超过2亿,跃居行业第三。中移电子商务和包支付跻身行业前五,覆盖全国2万余家商户和2000万银联商户,并形成数字人民币基础能力平台,已支撑7个试点城市应用。土流网成为占据线上流转农村土地市场份额90%的互联网土地流转第一品牌。潭州教育成为能提供全品类教学服务的大型互联网职业教育平台,教学产品涵盖13大品类,50多种小类,1800多门课程。优积谷旗下上学吧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非K12题库服务平台,拥有注册用户1390万,每天访问网站的用户数超150万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依托实体医疗机构整合线下实体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构建了“医教研”三位一体全流程专科互联网医院平台。创星远程医疗平台“星安问诊”可让患者足不出户享受远程就医全流程,已上线37家医疗机构,入驻医生1000余名,为患者提供在线问诊服务的人次数达到10000余次。电子商务应用向制造业领域深入拓展,麦可思科技打造的产业供应链生态B2B平台,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供应链全流程信息技术服务,2021年营收预计可增长3倍以上。
 
  数字产业特色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目前我省有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1个,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园1个,省级软件(移动互联网)产业园10个、大数据产业园12个、人工智能产业园区1个、区块链产业园2个,园区发展呈现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态势。长沙着力实施“软件业再出发”战略,依托“一园五区两山”的产业格局,推动长沙软件园、中电软件园等专业园区对标中国软件名园提升产业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创建“中国软件名城”。长沙高新区已聚集移动互联网及软件产业相关企业超过13700家,其中上市企业13家,产值超过550亿元,2021年新增融资企业19家,新增融资金额225.6亿元。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聚集视频文创企业3600多家,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同比增长25%,中科睿芯、中电港等18家头部企业落户园区,正加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中国V谷”。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被国家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十大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园区,入驻企业达60家,全年实现产值达5.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