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我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铜陵市“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规划综合考虑宏观经济走势、铜陵工业现状等因素,为建设“四创两高”新阶段现代化幸福铜陵提供工业支持。
该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推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引性文件。规划提出,以规模总量、质量效益双提升增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培育壮大“1+3+3+N”产业链群为主攻方向,以实施企业双倍增计划为抓手,努力打造长三角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世界级铜产业集群,争创国家资源型城市工业创新转型标杆。市经信局局长李勇告诉记者,按照“既要速度、规模,更要注重质量、效益、可持续增长”的原则,文件明确“规上工业产值突破3500亿元,规上企业数突破1000户,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重返全省前10”三突破和“规模质效持续攀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持续加强、两化融合水平持续提升、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五持续预期目标。
规划综合考虑城市综合实力、产业基础配套,提出打造“1+3+3+N”先进制造业集群,即打造1个以铜基新材料为核心的国家级先进结构材料首位制造业集群,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化工新材料、体现铜陵特色优势的专用装备、以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为方向的绿色建材产业3个特色优势先进制造业集群,半导体装备材料及配套增值服务、高端元器件及电子材料产业、新能源3个具有优势潜力的战新制造业集群。同时,培育发展符合产业发展导向、具有良好产业基础或有利于发挥铜陵自身优势的若干特色优势中小企业集群,构建形成竞争力强、配套体系完善的良性产业生态,为发展壮大“133”重点产业提供支撑。
规划同时提出了构建以国家级开发园区引领发展、省级开发园区创新发展、特色产业园区特色发展的“一核、两带、三区、多集群”产业空间布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扩量提质、企业能级提档、融合发展提效、绿色发展提标、产业生态优化的“五提一优”工程等目标。李勇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抓好“1+3+3+N”产业体系构建和“五提一优”工程的深化实施,努力完成“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和重大工程,推动制造业由集聚化发展向集群化发展跃升,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促进铜陵制造向铜陵智造转型,为“智造新铜都、生态幸福城”作出工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