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通化市全力推进人参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7-22 点击:

近年来,借助长白山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平台,以人参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相继落户通化市,有力推进了人参产业种植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加工精深化、产业集约化、品牌国际化、市场全球化,促进了人参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2019年成立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人参产业)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关于人参的国家级标准创新基地。两年来,基地组建了由138名国内知名学者参与的专家委员会,构建国际领先的人参标准体系,提交3项ISO 人参国际标准申请,签署两项“人参国际标准研究”专项课题,制定一项“人参单体皂苷检验方法”国家标准,填补这一领域空白,支持和参与10项地方标准、50项团体标准和近百项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签署“黑参”成果转化意向,申报39项相关发明专利,建设“人参辞海”网站,与通化师范学院联合成立国内唯一的“人参学院”,培养和组建一批人参标准化和产品开发人才队伍。
 

  吉林人参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总工程师曹志强告诉记者:“吉林省人参研究院作为创新基地的承担单位,充分利用长白山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这一有利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通化人参产业,了解通化人参产业,关注和关心通化人参产业,从而推进了通化人参产业的快速和健康发展。创新基地的建设对提升通化人参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对规范和提升通化人参产品质量、积极打造通化人参品牌意义重大。”

  两年来,通化市人参相关企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百泉参业集团成功申请15公顷采伐迹地种参指标,“百泉一号”已成为通化地区代表性人参品种之一。“康老大”“伴元”两大品牌获得央视网商城优选品牌荣誉认证。通化快大人参交易市场则把工作重点放在打造人参电子交易平台上,积极建设“电商大厦”,构建人参电子交易网络,促进人参电子商务规范发展。
 

  据统计,目前,通化市人参标准化种植率达到70%以上,非林地人参留存面积6.3万亩,林下参在山面积42.3万亩,鲜参年产量1.5万吨,培育“新开河一号”“汉参一号”“百泉一号”等7个人参新品种;开发涵盖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生物制品5大系列800多种人参产品;拥有“新开河”“益盛”“紫鑫”中国驰名商标3件,“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发展到117个;依托通化快大人参交易市场和中国·清河(澳洋)野山参国际交易中心两大人参市场,全力打造国家级人参交易中心;“中国·清河野山参节”“长白山人参美食大赛”“集安人参美食节”等节庆活动享誉全国。
 

  2020年,通化市人参产业总产值达285亿元,占全省人参产业产值50%以上,位居全国第一位。

主页 > 新闻中心 > 产业规划 >

通化市全力推进人参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2021-07-22 来源:中国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近年来,借助长白山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平台,以人参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相继落户通化市,有力推进了人参产业种植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加工精深化、产业集约化、品牌国际化、市场全球化,促进了人参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2019年成立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人参产业)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关于人参的国家级标准创新基地。两年来,基地组建了由138名国内知名学者参与的专家委员会,构建国际领先的人参标准体系,提交3项ISO 人参国际标准申请,签署两项“人参国际标准研究”专项课题,制定一项“人参单体皂苷检验方法”国家标准,填补这一领域空白,支持和参与10项地方标准、50项团体标准和近百项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签署“黑参”成果转化意向,申报39项相关发明专利,建设“人参辞海”网站,与通化师范学院联合成立国内唯一的“人参学院”,培养和组建一批人参标准化和产品开发人才队伍。
 

  吉林人参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总工程师曹志强告诉记者:“吉林省人参研究院作为创新基地的承担单位,充分利用长白山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论坛这一有利平台,让更多的人知道通化人参产业,了解通化人参产业,关注和关心通化人参产业,从而推进了通化人参产业的快速和健康发展。创新基地的建设对提升通化人参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奠定了基础,对规范和提升通化人参产品质量、积极打造通化人参品牌意义重大。”

  两年来,通化市人参相关企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百泉参业集团成功申请15公顷采伐迹地种参指标,“百泉一号”已成为通化地区代表性人参品种之一。“康老大”“伴元”两大品牌获得央视网商城优选品牌荣誉认证。通化快大人参交易市场则把工作重点放在打造人参电子交易平台上,积极建设“电商大厦”,构建人参电子交易网络,促进人参电子商务规范发展。
 

  据统计,目前,通化市人参标准化种植率达到70%以上,非林地人参留存面积6.3万亩,林下参在山面积42.3万亩,鲜参年产量1.5万吨,培育“新开河一号”“汉参一号”“百泉一号”等7个人参新品种;开发涵盖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生物制品5大系列800多种人参产品;拥有“新开河”“益盛”“紫鑫”中国驰名商标3件,“长白山人参”品牌产品发展到117个;依托通化快大人参交易市场和中国·清河(澳洋)野山参国际交易中心两大人参市场,全力打造国家级人参交易中心;“中国·清河野山参节”“长白山人参美食大赛”“集安人参美食节”等节庆活动享誉全国。
 

  2020年,通化市人参产业总产值达285亿元,占全省人参产业产值50%以上,位居全国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