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京津冀交通先行
来源:未知 日期:2015-10-26 点击:次
这是辉煌的五年,这是奋进的五年。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难攻坚、砥砺前行,实现了经济社会稳步向前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辉煌“十二五”共筑中国梦》专栏,为您回顾盘点“十二五”成就,敬请关注。——编者
“真没想到去天津坐飞机这么方便,而且还省钱!”家住北京丰台区的杨先生兴奋地说。
今年十一长假,杨先生计划去武汉游玩,可订机票时发现,时间合适的航班最早要等到10月3日。想着能多玩几天,杨先生便买了从天津去武汉的机票。“本以为要费一番周折,结果才用了70多分钟,跟去首都机场的时间差不多,更没想到高铁和地铁票还能报销。”杨先生笑着说。
十一期间,天津机场为近4000人次旅客办理了地面交通报销。从北京南站乘坐京津城际列车,“零距离”换乘天津地铁2号线,直达滨海机场候机楼,这样经济便捷的“空铁联运”,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带给乘客的全新体验。
今年6月,河北机场集团正式纳入我国最大的机场管理集团——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管理,与此同时,北京新机场建设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到2022年第24届冬奥会举办时,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将飞抵一个初步建成的世界级机场群——京津冀机场群。
对于家在河北燕郊、工作在北京朝阳区的唐晓玲来说,每个工作日的早晨都是奔波赶路。30公里的路程常常遭遇堵车,如果遭遇雨雪天气,路上甚至要耗费好几个小时。唐晓玲的经历只是从津冀往返北京无数人中的一个缩影。京津冀一体化交通先行,不仅将为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筑稳路基,也将影响百姓的出行方式。
在协同发展、交通先行的共识下,三地成立了“京津冀三省市交通一体统筹协调小组”,签署了《交通一体化合作备忘录》。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迅速发展,未来会有更多的城镇在京津冀的版图上被“点亮”。
“乘坐城际快车59分钟就到蓟县,票价只要14.5元。”7月10日,退休教师刘广和与老伴到蓟县游览一天,晚上就搭乘城铁返京。当天,国内第一条由县域始发直达首都的城际快车——京蓟城际铁路正式开通。

随着北京和张家口正式成为冬奥会的主办城市,北京到张家口的交通发展也迎来历史新机遇。2019年京张高铁开通后,从北京去张家口看冬奥,只需50分钟。
“未来京津冀城市群由‘一核、双城、三轴、四区、11个节点’构成,1000公里的地铁网络加上1000公里的市郊铁路将构成北京轨道网络的主体部分。”周正宇说。
除了便捷的轨道交通外,公路网络化、公交智能化也将助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程。交通运输部及京津冀三地正推进建设“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全长约940公里,途经廊坊、涿州、张家口和承德等地。京台高速建成后,《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涉及的7条首都放射线将全部实现。
未来,一张交通卡走遍京津冀也将成为现实。三地力争在2017年实现区域公交、地铁“一卡通”互联互通。
“铁路都有终点,但是那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正如京津冀城际铁路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苗子簃说,站在“十三五”的新起点上,交通一体化将引导京津冀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推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政策延伸】今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推进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力争不断取得新进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对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京津城际铁路的开通,拉近了北京和天津两座城市的距离。频繁快速的城铁,为来往于京津之间的市民、商旅带来了便捷。上图为乘坐京津城际列车的旅客在北京南站下车后有序出站。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