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服务领域 > 园区管理及项目对接 >

产业转移服务咨询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4-28 点击:

  近年来,随着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内需市场的扩大及产业结构的整体提升,国内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
  
  一方面,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低端产业,已经逐步扩展到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高端产业,同时更加注重对转移承接地区综合制造成本的考量、对产业配套能力的要求及对转移承接地区消费市场的考察;
  
  另一方面,国内产业转移逐步打破东部向中西部单向转移的态势,呈现出石化、有色金属等部分产业沿海化布局的趋势,而部分中西部地区的龙头优势企业也开始将总部和研发基地迁往东部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科技、人才和总部企业聚集优势。
  
  综合来看,中国产业转移正在步入全面优化产业链布局、转移和转型协调的新阶段。
  
  1、东部地区向东部和中西部转移的产业结构不断提升。
  
  一是东部地区在转移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的同时,也加快向东北和中西部地区转移电子信息、机械、医药和汽车等高端产业。

  
  其中,医药行业主要向东北地区转移和聚集,近5年时间里东北地区医药产业占比增长1.84%;机械行业加快向中部地区转移,推动中部地区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4.81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业向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转移聚集,分别实现增长5.12个、3.77个百分点。
  
  二是中西部加快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和方式。
  
  西安、成都、重庆、郑州、武汉等市利用当地的科技、人才资源优势[0.25%],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吸收发达国家和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加工制造环境的转移,同时也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建设。
  
  三是产业基础雄厚和产业配套能力强的地区往往是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东北地区拥有以沈阳、抚顺化学原料药产业集群,沈阳、大连生物制药及数字化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辽东地区中药产业集群,哈尔滨医药产业集群,通化医药集群等,在承接医药产业转移和壮大医药产业集群中表现突出。
  
  装备制造业领域,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和湖南等省和东北地区的高端装备[-0.38%]制造业具有良好发展基础,产业加快转移和集聚,在全国地位更为突出。
  
  2、能源原材料型产业呈现东中西部双向流动、优化布局的趋势。
  
  2009至2012年,东部地区的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能源原材料产业占比分别下降4.04%、3.97%和1.96%,较其他类型的产业下降幅度较小,这是因为铝土矿等有色金属资源型产业从资源地向沿海和中西部地区转移。
  
  其中,向东部地区的转移布局主要基于矿产原材料进口、生产过程中给排水需求及交通运输成本降低等因素考虑,向中西部资源[0.97% 资金 研报]富集地转移主要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低劳动力成本及其电价优势。
  
  3、龙头企业出于拓展市场需要而主动转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国内市场潜力的逐步释放,加上运输成本的提高、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和定制化生产等,部分龙头企业采取“区域化制造”战略,选择在销售地附近生产,优化区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