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县域经济 >

县域经济研究及县域经济产业发展

来源:未知 日期:2015-10-13 点击:

 县域经济研究及县域经济产业发展
 
  截止2010年底,我国约有县级行政区划2860多个,全国县域国土面积89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3%。县域人口约9.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1%。全国县域经济的GDP总和占全国GDP的50%左右,全国县域经济的社会消费总额大概占全国的50%。可见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会深远地影响县域经济发展格局,主要政策依据在于:“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省直管县”、“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地市场,促进城乡要素的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强调规划引领和指导作用,减少对经济的直接干预行为”。
  
  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基本特点:1、县域经济的发展与主导产业关系密切。经济落后的县域缺乏主导产业的带动;大多数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域,靠资源开发或者初级加工带动经济发展,主导产业严重依赖资源开发,产品附加值不够;2、县域经济是我国实行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县域经济实现了集约发展和产业升级,则我国新型工业化可全面实现;县域经济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要集聚地,对于吸纳新增产业人口具有终于好作用;县、镇形成了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可为大中型城市人口疏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建立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3、政府对于县域经济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更加明显。由于市场条件不够成熟,县一级政府的招商引资、孵化项目行为对于培育主导产业,进而促进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古人云:郡县治,天下安。研究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规律,协助县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研究院秉承伟大历史使命,紧紧结合中国实际,从三个方面参与伟大的县域经济实践:
  
  1、研究县域经济基本理论问题,为县域经济发展扫清障碍。研究探索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如建立合理的城镇化体系、主导产业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研究等。
  
  2、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为政府引导经济发展提供依据。以现代经济发展理念和系统开发思想为指导,以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和县市长作为高端顾问,以中青年咨询师团队位骨干,借鉴国内外县域经济开发成功经验,紧密集合县域经济自身特点,从主导产业选择、重点项目培育、市场体系建设、领军企业家培养、中央政策争取、外部市场资源对接等环节全方位介入,以实操和落地为原则,编制县域经济全面发展规划。
  
  3、县域重点项目孵化,实际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中机咨询产业孵化、资金通道、管理人才丰富等方面的优势,从项目可研、公司设立、资金引入、市场对接到公司成长各个阶段的资金、市场、管理等全方位辅导,促进重点项目孵化壮大。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