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政策及新闻
- 光伏产业政策
- 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政策
- 自贸区政策
- 区域经济政策
- 一带一路政策
- 县域经济政策
- 智慧城市政策
- 创新基金政策
- 京津冀规划政策
- 国家高新区政策
- 火炬计划项目政策
- 高新技术企业政策
- 科技企业孵化器政策
- 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
“十三五”我省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农产品逐步实现“订单式生产”
来源:未知 日期:2015-12-21 点击:次
海南省人民政府近日出台《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做大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十三五”期间,整体打造海南特色农产品电商品牌,逐步实现农产品“订单式生产”。
调整畜牧养殖结构
根据《意见》,海南将大力调整低效产业,力争“十三五”末基本完成甘蔗产业调减任务。推广高端水稻品种30万亩以上,在西北地区发展晚稻制种业,提升综合效益。推动天然橡胶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创建200万亩核心胶园,实现橡胶单产提升10%以上,年产量稳定在40万吨左右。调整畜牧养殖结构,生猪年出栏量达600万头左右,满足岛内消费需求,推动本地黑猪饲养比例到“十三五”末突破30%,引导发展牛、羊、奶、蛋等自给不足品种,力争到“十三五”末年出栏牛35万头、羊105万只,禽蛋自给充足,填补奶牛业空白。
农产品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突破200亿元
大力实施品牌农业战略。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到“十三五”末制定并实施30个海南名牌农产品标准,创建一批农业标准化基地。大力培育区域公共品牌,落实海南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管理办法,加大农业品牌整合力度,加强“三品一标”管理,将一批地标产品培育成国内国际知名品牌。
健全农药经营管理体制,严格执行生产监测、上市检测、持证出岛制度,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动监管机制,力争农产品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展休闲农业,力争到“十三五”末全省休闲农业综合收入突破35亿元,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从业人员3.5万人。打造一批集农业生产销售、旅游观光、民俗文化、健康养生为一体的农业互联网小镇。整体打造海南特色农产品电商品牌,逐步实现农产品“订单式生产”;鼓励企业建设电商平台,实施“网上菜篮子”工程,培育壮大电商队伍,力争“十三五”末农产品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突破200亿元。
通过在海外建设基地、收购海外企业股权等形式,实施橡胶、槟榔、杂交水稻“走出去”战略。力争用5-10年时间把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打造成为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级种子展示交易中心。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