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徐州中支各项措施促进县域经济金融发展
来源:未知 日期:2015-12-16 点击:次
近年来,人行徐州中支所辖五家县(市)支库全部撤并,因现金供应偏紧、商业银行库存限额过低、调运成本增加以及利益驱动等因素,发行库撤库地区出现小面额现金供应不足、整洁度不高、季节性供求失衡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央行徐州中支采取“送款上门”服务,动用调拨车辆,将10元、5元纸币和1元及以下硬币从发行库直接送达业务库,有效解决县域金融机构“运力不足”难题。2013年和2014年,分别为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运送小面额现金43批、50车次、65490万元和36批、42车次、18299万元。2015年7月,徐州中支制定了《小面额货币供应保障机制暂行规定》,明确实施条件、步骤及保障措施,将这一做法制度化,努力搭建小面额货币供需均衡的快速调剂平台,满足农村居民对小面额货币的兑换需求,大力促进县域经济金融发展。
首先,建设“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延伸服务触角。徐州中支采取先试点后推广、先布点再扩面、先建设后完善的原则,自2013年11月启动至2015年9月末,全辖共建成1872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实现了无银行营业网点行政村的全覆盖。通过服务站现金取款和小面额兑换服务功能大量投放小面额货币,满足农村个体经济找零需求,促进小面额残损币回笼,提高整洁度。
其次,设立“金融服务便民中心”,缩小服务半径。徐州中支选取商贸城、农贸市场、区域性商品批发市场等现金流通密集区,指定一家或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市场管理机构合作,设立“金融服务便民中心”,以提供小面额货币兑换为主,同时增加残损币兑换、假币鉴别和反假宣传服务,让商户“足不出户”便享受快捷便利、优质高效的现金服务。第三,实施“柜面首兑负责制”,提高服务质量。在辖内金融机构中全面实行小面额货币首兑责任制,制定小面额现金预约制度,根据需求量实行电话或柜面预约,做到零星需求随到随兑,大额需求提前预约、及时供应,有的金融机构还设立“小面额货币兑换日”,定期满足大客户需求。
最后,实现“无障碍自助兑换”,拓展服务模式。辖内金融机构布放10元券自助柜员机12台,张贴显著标识,保证每日24小时不间断提供自助取款服务,规定每日取现5次,每卡每次取现20张,超过限额即至柜台办理。23家金融机构安装25台纸币兑换硬币机具,8家农商行实现硬币兑换自助设备数据联网,开启纸币兑换硬币、硬币兑换纸币自助设备刷卡及存取款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