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京津冀新闻 > 京津冀河北新闻 >

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建共享”填鸿沟

来源:未知 日期:2015-09-24 点击:

  ①河北香河县人民医院医生联合北京同仁医院专家远程为香河患者会诊。新华社记者李晓果摄

  ②河北白沟大红门国际服装城。

  ③位于河北沧州高新区的东塑明珠商贸城,集批发、零售、电子商务实体店于一体。

  ④位于河北沧州市黄骅的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⑤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是在保定市和北京中关村管委会共同推动下成立的

  京津冀协同发展,出发点在民生,落脚点也在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三地民众,这是协同发展的题中之义和动力源泉。

  河北白沟大红门国际服装城,沧州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北京朝阳医院与燕郊燕达医院共建共享……行走在燕赵大地,当看到这些民生项目的火热推进,我们知道,横亘在京津冀区域间的巨大公共服务鸿沟将得到有序填补、消弭

  区域大商贸呼之欲出

  调整非核心功能,首当其冲的就是“大货来、大货走”的批发业。汇聚大量人流、物流、车流,容易造成交通拥堵、环境秩序混乱、安全隐患潜伏的批发市场是疏解重点

  在河北白沟大红门国际服装城,记者走进一家男装店面,从北京大红门批发市场外迁来的商户李名伟正将新品摆上衣架。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在北京租房每月要8000元,在白沟一年才1万元。北京大红门的店面租金昂贵,而白沟的服装城承诺前5年免租金,只交物业费。“算下来,北京一天的成本2000多元,在白沟一天才400元。白沟的生意虽然淡一点,但因为成本低,总体上要比北京赚得多。”

  随着北京“大城市病”的加剧,疏解首都非核心功能成了当务之急。大红门、“动批”商圈的疏解,遵循的是政府搭台、市场选择的原则。目前,大红门、“动批”已经与河北石家庄、永清、白沟以及天津等地对接,西城·永清现代物流园、保定白沟、石家庄乐城国际商贸城、天津卓尔电商城、廊坊新动批红门批发城等项目陆续建成。

  由当地原箱包市场翻修而成的白沟大红门国际服装城目前已有1500多家北京大红门外迁商家落户。除保留“大红门”品牌的基本元素外,服装城在称谓设计、功能布局、服务配套、品牌发展等与原有经营模式一脉相承,实现了商户外迁的顺利衔接。目前,服装城的二期工程——白沟大红门国际服装博览中心已破土动工。博览中心的投资方和道国际商贸集团经理张娅娜告诉记者,大红门服装批发企业的入驻,使得白沟的业态从箱包、饰品为主到箱包服装并重。同时,北京的商家也能带来更为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

  高碑店新发地农产品物流园则主动对接北京“新发地”“锦绣大地”“西南郊”等北京四环内八大农批市场,目前已有6000余商户落户,今年10月份将全部试运行。

  “如果把这些市场的仓储物流功能集中到高碑店,预计每年可减少1000万次物流车辆进京,将大大缓解首都北京的交通拥堵。”高碑店新发地农产品物流园副总经理魏树俭说。

  人才流向悄然改变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科技服务领域的深入推进,人才,技术,资金在三地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京津冀地区将打造成具有世界级体量的科技创新创业特区

  秦皇岛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e谷创想空间”孵化器主办方是来自中关村的科技孵化器漫游世纪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早期创业者能够享受房租优惠、路演厅等公共服务空间、创业导师培训、投资人资源等一系列服务。

  走进“e谷创想空间”2楼的一间办公区,创业者李鹏正和员工交流业务。半年前,李鹏从河北一家大型企业辞职准备创业后,专程去中关村创业大街参观学习。不久他欣喜地发现,在秦皇岛家门口就有和中关村同等条件的孵化器。“前两年没有房租、只需交物业费,还提供贷款帮助。”今年4月份,李鹏携创立的电商平台丹鹿科技成为了首批入驻企业。

  科技孵化器漫游世纪公司只是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开园以来,引进的50多个项目中的一个。今年6月份,中关村海淀园产业规划发展处的华占豪正式到秦皇岛挂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华占豪告诉记者,“中关村参与京津冀创新合作,更看重将创新机制复制过来,让中关村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在秦皇岛落地生根”。

  天津为了能够更好承接和转化北京科研资源,已经在武清、宝坻、北辰、东丽和滨海新区自西向东布局,建设5个协同创新社区。宝坻区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京津新城众创特区,正在设立总规模3亿元的创业投资基金,通过股权投资、科技成果收购、知识产权处置等方式,对创业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宝坻区制定各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方案,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工程中心等,将高端人才引入到科研生产第一线,吸引京津人才流动。武清区与天津大学共建前沿技术研发、产业促进、技术服务、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平台”,已成功孵化天津天锂科技等10多个科技型中小企业。

  未来“北京—保定—石家庄”“北京—廊坊—天津”“北京—唐山—秦皇岛”三条空间走廊将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传动轴”,助力京津冀地区打造具有世界级体量的科技创新创业特区。

  在“家门口”上学就业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三地教育资源的融合发展正成为区域新亮点。通过合作办学、建立分校区、成立教育联盟等形式,区域间的教育资源实现了加速流动

  关于京津冀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有两组数字:2012年京津冀三地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北京是河北的两倍多;普通高校每百名学生拥有的老师数量,北京达10人,天津6.3人,秦皇岛只有4点多人。

  北京明确,今后五环之内区域,高校、公立医院规模不扩、体量不加,新增部分转向远郊区县和周边卫星城。京津冀协同发展,让河北对优质教育资源有了更多期盼。

  先看中小学资源。记者来到位于河北廊坊市固安县的北京八中固安分校。北京八中教师资源的输送和交流机制,让这所学校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捧。工作人员周女士告诉记者,去年8月开学以来,已经有200多位学生就读,其中50%是固安本地学生,40%是在固安置业的北京家庭的学生。

  再看高等教育资源。在沧州黄骅大学城,北京交通大学滨海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渤海新区附属学校等都已建好,并已先后招生。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则正在加速建设滨海大学城,北京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等大学已明确将在这里建设新校区。北京交通大学滨海学院负责人告诉记者,学院招生规模达到1.5万人,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对口,周边企业不用为招不到合适的员工犯难,学生实习培训都方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渤海校区负责人田少军介绍说,学院目前已经和黄骅各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订单式输出人才。

  天津与河北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今年上半年已经签署合作协议,今后将试点校长和教师异地挂职交流。与此同时,三地还正在构建“京津冀大学联盟”“京津冀职业教育联盟”以及“京津冀教师培养共同体”。

  通过合作办学、建立分校区、成立教育联盟等形式,区域间的教育资源实现了加速流动,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教育资源过于密集的现状。

  医疗资源协同配置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三地医疗资源联动发展带来新机遇,三地签署了卫生应急合作协议

  京津冀三地医疗资源中,存在着“两胖一瘦”、区域不均的现象。从京津冀三地拥有的医疗机构数量看,北京有51所三级医院,约占华北地区三级医院总数的24%,2013年三地每百万人口拥有三级医院数分别为3.2家、2.9家、0.9家。和京津相比,河北的医疗资源最为紧张。

  不久前,家住河北廊坊燕郊的刘女士被当地的燕达医院确诊为“前交通动脉瘤”,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庆幸的是,她并未经历辗转北京医院的奔波就医之苦。燕达医院脑科中心及时与北京天坛医院相关科室沟通,并邀请对方专家为她成功实施了当地首例全脑血管造影动脉瘤栓塞术。

  廊坊居民能够在家门口接受北京专家诊疗,得益于该市近来加快推进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的实践。目前,廊坊已被确定为京冀中医药一体化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并先后与京津及毗邻县(市、区)在突发卫生事件应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应急保障等方面签订合作协议。

  跨地区看病就医,但两地的医保体系各行其道,如何对接?“先行先试”的燕达医院采取两套体系同时容纳的做法:两地均将其设为医保和新农合定点医院,按照各自收费标准,出具各自收费票据,按照各自的报销目录和要求,根据就诊人群分别按照各自医保政策进行报销。

  解放军301医院涿州培训保障基地的医学院教学楼已经完成主体施工,解放军301医院将无偿为基地提供20年的技术传帮带。而秦皇岛在引进优质医疗资源的同时,有着更为长远的“谋划”——发展集医疗、养老、休闲于一体的“北戴河国际健康城”项目。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天津区域医疗机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北辰区副区长徐华告诉记者,为了缓解就医困难,两年前位于河西区的天津儿童医院决定在北辰区建设第二儿童医院。如今,已经开业的第二儿童医院新的门诊大厅交通便利、空间大,接诊能力是儿童医院的3倍,给天津市民就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不久前,京津冀三方签署的卫生应急合作协议涉及北京市9个区县、天津市7个区县和河北省8个地级市、25个县(市、区),涵盖京津冀接壤的全部地区,真正实现了三地卫生应急联动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