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五陂镇“海绵特色小镇”初探
来源:未知 日期:2017-02-22 点击:次
作为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今年,萍乡又因在培育特色小镇中引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全省首开先河,启动“海绵特色小镇”建设而广受关注。“海绵特色小镇”究竟长啥样?有何规划,目前建设进展如何,建成后将展现出怎样的风姿……带着这些问题,日前,记者来到安源区五陂镇进行了现场采访。

明月廊
透水青砖铺成的路面,木质的长廊,两旁配以五陂历史和廉政文化宣传图文……2月15日,记者来到五陂镇,探访建设中的海绵特色小镇时,见到了这条让人赏心悦目的步行道“明月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去年之前,这里还是一段荒废的铁轨,杂草丛生,几乎无法通行。而今这条透水青砖步行道却是附近居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正和朋友一起在这里散步的红旗分场居民王若兰告诉记者:“以前这里都是荒废的铁轨枕木,杂草齐人高,基本上没办法通行。去年镇里把这改建成步行道后,方便多了。现在我们天天在这里散步,即使下点小雨,走在路上也不会湿鞋。往前面一直走,可以通到石头山,那边的风景更好。”
她所说的石头山,是五陂镇正在打造的一个休闲景点——“石头记”。石头山上已建好了有护栏的登山游步道,山下的小广场上有一片铺着塑胶材料的区域,周边的花坛里栽种着各种树木和各色花草,紫色和黄色的羽衣甘蓝,粉色的杜鹃,还有红色的石竹,将广场装点得春意盎然。树上不时还传来清脆的鸟鸣声。记者来到小广场时,见到一群大妈在广场的灯笼前拍合影。其中一位大妈向记者介绍,五陂的特色休闲景点不少,她们刚从山上下来,看到家乡变得这么美,心里非常高兴和自豪。同行的五陂镇工作人员小郭则告诉记者,该镇正全力打造全省首个海绵特色小镇,刚刚我们看到的休闲景点中,就有不少“海绵元素”。如明月廊地面铺的是透水青砖,山下小广场上也采用了一种透水塑胶材料。另外,北广场和五福新城的停车场采用了透水沥青和透水混凝土。

海绵文化示范广场

石头记公园北广场
规划:“一带一核两翼”托起“产城融合海绵镇”据了解,五陂镇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契机,依托优良的区位交通优势和“山、水、林、田、城”的生态本底,将筹资34.88亿元,全力打造全省首个以深厚人文和水文化历史遗产为底蕴,集海绵科技产业、滨水旅游、田园观光、康体运动、休闲养生于一体的“产城融合”海绵休闲小镇。该镇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组成专家顾问团队,指导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制定了“山水田园养生地,产城融合海绵镇”的海绵特色小镇建设概念方案,并提出了“一带、一核、两翼”的发展构架,于今年开工建设。
海绵小镇总体规划建设区总用地面积5.3平方公里,规划思路包括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两大方面。产业规划方面,一是构建全国首个海绵产业科研创新创业基地。计划引入一系列的海绵企业,包括:雨水收集产品研发等综合性产业类型企业、输送管道产品研发、截污净化产品研发等专业性产业类型企业。二是发展健康休闲产业。主要发展文化民俗类、运动康体类、农业休闲类、海绵旅游产业类、山体旅游度假类五种类型的健康休闲产业。空间规划方面,一是通过维护生态安全的总体格局,发挥自然的海绵功能。利用五陂传统农业灌溉的陂坝、陂塘系统,通过自然的方式贯通水系,构建镇域内三级雨洪廊道。二是以“一带、一核、两翼”的发展构架,建设产城融合的典范。“一带”即滨河海绵景观示范带;“一核”即特色小镇核心建设区,包括海绵科技产业园区、休闲旅游接待中心区、民俗景观风貌示范区、幸福家园海绵示范区;“两翼”即休闲农业示范区、山地运动拓展区。
其中,海绵科技产业园区:总投资9.2亿元,占地面积0.23平方公里,主要包括综合技术研发中心、海绵经济交易中心、建设专家公寓、研发中心、活动中心、商业配套等10余项子项目。园区按照圈层结构,公共中心;生态绿网,十字轴线;机动成环,慢行成网的理念进行打造,通过在园区内布置各类低影响开发设施,充分体现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六字箴言。
休闲旅游接待中心区:总投资3.2亿元,占地面积0.1平方公里,主要打造海绵小镇客厅、滨水商业街、游客服务接待中心等子项目,展示生态滨河模式、生态环湖模式、生态水院模式、生态水巷模式等不同的海绵建筑景观,并按照低碳生态、雨水有效管理、改善微气候、可持续、可循环的理念打造南方海绵小镇论坛永久会址海绵综合会展中心。
民俗景观风貌示范区:总投资5.7亿元,占地面积0.38平方公里,对五陂中心镇区进行街巷、沿街建筑、社区环境、道路、污水管网等进行景观风貌的提升和海绵化改造。
展望:建成多功能海绵示范区
据介绍,“海绵特色小镇”并非传统的建制镇或行政村,也不是海绵城市的缩小版,而是以大地景观为载体建设生态基础设施,还原原始的“山·水·林·田·湖系统”,是融合海绵理念,体现海绵元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三生”融合体。
“目前已针对海绵小镇核心示范区中的民俗景观风貌示范区进行了海绵元素提升改造,包括五福新城小区的基础设施、海绵示范广场、中心村、海绵大道、丰产海绵区的整理等。”小郭告诉记者,即将启动建设的“十里花溪”海绵景观带,将沿五陂河而建,通过改造场地,结合河道防洪的要求,充分体现河道海绵水质净化、弹性景观、生产性景观、多样性的水生态环境功能,有鸟语林溪、内湖湿地、晚风荷塘等12项景观节点,集生态海绵功能示范廊道和休闲体验功能景观廊道于一体,实现基本农田保留生产性景观、游憩、蓄滞洪涝三重功能。
净水的海绵、弹性的海绵、丰产的海绵、多样的海绵……记者仿佛看到,一个多功能海绵示范区,一座“富裕美丽幸福、宜居宜业宜游”的海绵小镇图景正徐徐展开,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休闲游憩……